滤泡性淋巴瘤:医疗科普解析
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是一种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的惰性 B 细 胞肿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使得滤泡性淋巴 瘤在淋巴瘤的分类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滤泡性淋巴瘤的原理、病因、 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原理
滤泡性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滤泡生发中心,这些中心是 B 细胞成熟和选择的重要场 所。在正常情况下,B 细胞在滤泡生发中心接受抗原刺激后,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分化过 程,最终成为具有免疫功能的成熟 B 细胞。然而,在滤泡性淋巴瘤中,这一正常的分化 过程被打乱,导致 B 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肿瘤。
二、病因探讨
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基因突变、环境污染及 不良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后,机体会产生大量异常的淋巴细胞 并持续生长、分裂,导致淋巴结肿大,从而诱发疾病。此外,体内生发中心 B 细胞染色 体移位会导致基因突变,增加发病率。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污染的环境,以及 长期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三、症状表现
滤泡性淋巴瘤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分为外观症状、消化道症状、血液症状和免疫功能 紊乱四大类。患者可能出现皮下肿块、全身性腹水、头发脱落、面部肿胀、口角炎、眼 底出血等外观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贫血、感染易患、发 热、淋巴结肿大、出血不止等血液症状;以及发热、休克、感染易患、抵抗力弱等免疫 功能紊乱症状。
四、诊断方法
滤泡性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和病理检查等。体格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实验室检查如免疫组化检查提 示 B 细胞标记物阳性,分子遗传学检查发现轻链基因、Ig 重链的重排;影像学检查如 B 超、胸片、CT 等可发现淋巴结肿大、纵隔增宽、肺门增大及肝脾肿大等实质性占位病 变;最终,切除部分淋巴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确定淋巴瘤的类型。
五、治疗策略
滤泡性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多样,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疗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和骨髓移植等。化疗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如环磷酰胺、氟达拉滨等杀死快速增殖的肿瘤细 胞;靶向治疗则通过特定的分子靶点选择性地作用于癌细胞,阻断其信号通路,抑制肿
瘤生长;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自体造血干细 胞移植和骨髓移植则用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六、总结
滤泡性淋巴瘤作为一种复杂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原理、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均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公众对滤泡性淋巴瘤的认识和 了解,促进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同时,也 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态。
谭友平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