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深入解析这一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2024-10-12 19:45:46       659次阅读

淋巴瘤:深入解析这一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

淋巴瘤,又称恶性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它主要涉及淋巴组织、淋巴 器官以及淋巴管道。淋巴系统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全身,对于维持免疫 平衡和防御病原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淋巴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发生恶变,形成异常增殖 的肿瘤细胞时,就形成了淋巴瘤。

淋巴瘤的分类

淋巴瘤的分类复杂且多样,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 霍奇金淋巴瘤(HL):这种淋巴瘤主要见于欧美国家,而在我国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其特 点是在淋巴结或结外组织中发现特殊的 R-S 细胞(Reed-Sternberg 细胞)。HL 的病理类型包 括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前者又可细分为结节硬化型、 混合细胞型、富于淋巴细胞型和淋巴细胞减少型四种亚型。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这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淋巴瘤类型,占所有淋巴瘤的 85%以上。 NHL 包括多种亚型,如高度侵袭性的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它们可迅速侵 犯全身各组织脏器,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肝脾甚至骨髓。此外,还有发展相对缓慢的惰性淋 巴瘤,如滤泡状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等,部分患者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只需临床观察即可。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

淋巴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病毒和细菌感染、免疫 缺陷、环境致癌因素、电离辐射和遗传因素等。

- 病毒感染:特别是 EB 病毒(EBV)感染,与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EB 病毒感染后,可 使淋巴组织持续增生,引起胸腺系统淋巴细胞的表面抗原性改变,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HIV 感染者也更容易患上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 免疫因素:免疫缺陷,无论是先天性的还是获得性的(如实体器官移植后的淋巴增殖性疾 病、类风湿关节炎等),都可能增加淋巴瘤的发病风险。

-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杀虫剂、有机溶剂、染发剂等化学物质,以及长期暴露于紫外线、 吸烟等,都被认为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 遗传因素:有家族史的人群患淋巴瘤的风险较高。特别是单卵双生同胞之一患有霍奇金淋 巴瘤时,另一同胞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最典型的特征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可能出 现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浅表部位,也可能出现在深部淋巴结如胸腔、腹腔等。此外,淋

巴瘤还可能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下降(B 症状)等。当淋巴瘤侵犯到结外组 织时,如胃肠道、骨骼或皮肤,还会出现相应组织器官受损的症状。

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淋巴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等多方面信息。其中, 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治疗方面,淋巴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 疗。药物治疗包括化学药物、类固醇药物、免疫调节剂和靶向药物等;手术治疗主要用于部 分惰性或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其他治疗还包括放射治疗、血浆置换及中西医结合治 疗等。

综上所述,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临床表现多样且严重。 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出现淋巴结肿 大、发热、盗汗等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以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朱阳敏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胰腺癌患者心血管健康管理指南
上一篇淋巴瘤:深入解析与医疗科普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