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检查与诊断:科学防控,早期发现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隐匿,不易察觉,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 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科学的检查与诊断对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常用检查方法及诊断流程,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 一疾病。
一、肝癌的筛查方法
1. B 超检查
B 超检查是肝癌筛查中最常用的无创、无痛、便捷的检查手段。它能够发现直径约 1 厘米左 右的肝癌病灶,对于高危人群(如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史者)来说,每半年进行一次 B 超检查是推荐的做法。B 超检查不仅能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还能发现肝脏内的占位性病 变,是肝癌筛查的重要“第一道防线”。
2. 甲胎蛋白(AFP)检测
甲胎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其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甲胎蛋白检测也 是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甲胎蛋白检测的特异性并非极高,不能 单凭其结果就诊断肝癌,必须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 行甲胎蛋白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升高,应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
3. 其他筛查方法
除了 B 超和甲胎蛋白检测外,肝脏增强 CT 或磁共振成像(MRI)也是肝癌筛查的重要补充 手段。这些检查方法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的细微结构,发现更小的肿瘤病灶。近年来, 还有一些新的血清学指标如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高尔基体 73 等被用于肝癌的 筛查,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依据。
二、肝癌的诊断方法
1.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诊断是肝癌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彩超、CT、MRI 等多种检查方法。彩超因其无 创、便捷、经济的特点,是临床筛查肝癌的首选方法。而 CT 和 MRI 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 内部的病变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 肝穿刺病理活检
肝穿刺病理活检是诊断肝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针直接取得肝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和类型。然而,肝穿刺病理活检属于有创性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
发症,如出血、随针道转移等,因此临床应用相对较少。但在一些疑难病例中,肝穿刺病理 活检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
3. 肿瘤标志物检测
除了甲胎蛋白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 等也可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癌的发生 和发展情况,但同样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三、肝癌的诊断流程
肝癌的诊断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基本情况。 2. 影像学检查:进行彩超、CT、MRI 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变化, 发现占位性病变。 3. 肿瘤标志物检测:检测甲胎蛋白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变化。 4. 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的病史、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判断是 否存在肝癌的可能性。 5. 确诊:对于高度怀疑肝癌的病例,可进行肝穿刺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
四、结语
肝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早期发现和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 关重要。通过科学的筛查和诊断方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肝癌的蛛丝马迹,为患者争取到更 多的治疗时间。因此,建议有肝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 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 施之一。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防控肝癌,守护健康人生。
李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