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守护生命健康
肝癌,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导致许多 患者在晚期才被确诊,治疗难度大大增加。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肝癌的 理解日益加深,筛查和诊断手段更加精准,治疗方法也更加多样和个性化。本文将详细介绍 肝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原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提高健康意识。
一、肝癌的筛查
肝癌的筛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常用 的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两大类。 1. 影像学检查
- B 超检查:B 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便捷的检查方法,能够发现直径约 1 厘米左右 的肝癌病灶。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长期饮酒者、肝硬化患者等)应每半年进 行一次 B 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 CT 和 MRI 检查:对于 B 超发现的可疑病灶,可进一步进行 CT 或 MRI 检查,以获取更 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这些检查手段具有高分辨率,能 够检测出微小癌灶,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2. 实验室检查
- 甲胎蛋白(AFP)检测:甲胎蛋白是一种在胎儿期合成的蛋白质,成人后含量极低。当 肝细胞发生癌变时,甲胎蛋白会显著升高。因此,AFP 检测成为肝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AFP 的特异性并不是非常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 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测:除了 AFP 外,还有一些新的血清学指标如异常凝血酶原、甲胎
蛋白异质体、高尔基体 73、微小 RNA、甲基化检测等,可以协助筛查肝癌。
二、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三个方面。 1. 实验室检查
- 除了 AFP 检测外,肝脏酶系功能的检查也是诊断肝癌的重要依据。如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GGT)等值的异常增高,提示肝脏可能存在病变。
2.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CT 和 MRI 等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内的病变情况,包括肿瘤的
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为肝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 病理学检查
- 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的肝脏肿瘤,应进行肝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的病理检查,以
明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病理学检查是肝癌诊断的金标准。
三、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患者的肝功 能和全身状况等因素。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介入治疗、靶向 治疗、免疫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 1. 手术切除
- 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孤立性的肝癌病灶。手术切除后,患 者的生存期一般较长。但手术切除的难度较大,对患者的肝功能和全身情况要求较高,需要 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
2. 肝移植
- 肝移植可以同时解决肝癌和失代偿性肝病的问题,但供体稀缺且手术费用高昂,适合
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
3. 消融治疗
- 包括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等,适用于小肝癌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通过高频
电流或微波热能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4. 介入治疗
-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向肿瘤供血血管注入栓塞剂或化疗药物,阻断肿
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肝癌患者。
5.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 靶向治疗利用特定分子靶点的抑制剂来阻断癌细胞生长信号通路;免疫治疗则通过激 活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这些新型治疗手段为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 疗选择。
6. 中医中药治疗
- 中医中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调节患者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等
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四、总结
肝癌的筛查、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和个体化的综合 治疗策略。通过早期筛查和及时诊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早期肝癌患者,为他们的治疗赢 得宝贵的时间。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 来肝癌的治疗效果将会越来越好。因此,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让我 们共同努力守护生命健康。
刘宏新
威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