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介入治疗中 VVRs:认识与防范这一隐匿的“杀手”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狭 窄、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然而,就像任何医疗技术一样,介入治疗也伴随 着一定的风险。其中,血管神经反射(VVRs)作为一种较少见但极危险的并发症,值得我 们深入了解和警惕。
一、什么是血管神经反射(VVRs)?
血管神经反射(VVRs)是一种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及治疗后出现的特殊生理反应。它 主要是由于介入手术过程中导管或导丝对血管的刺激,或者患者自身紧张、疼痛等因素导致 的迷走神经张力突然增强,进而引起血压骤降、心率减慢等一系列临床表现。VVRs 虽然发 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心、脑缺血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 生命。
二、VVRs 的临床表现与识别
VVRs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压降低:这是 VVRs 最典型的表现之一,患者血压可迅速降至 90/60mmHg 以下,甚至 更低。 2. 心率减慢:VVRs 会导致患者心率明显减慢,可能低于 50 次/分,甚至更低。 3. 恶心、呕吐:由于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4. 头晕、乏力:血压下降会导致脑供血不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5. 皮肤苍白、出冷汗:VVRs 还会导致患者皮肤苍白、出冷汗等临床表现。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上述临床表现,应高度 警惕 VVRs 的可能性。
三、VVRs 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虽然 VVRs 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不可预测性,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降低其发生率:
1. 充分术前准备:在介入治疗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宣教,让患者了解手 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及应对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 保患者处于最佳手术状态。 2. 术中精细操作: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导管或导丝对血管的刺激, 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血管。同时,医护人员还应保持轻柔、细致的操作手法,减轻患者的疼 痛和紧张情绪。 3. 术后密切观察:在介入治疗后,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 发现并处理 VVRs 等并发症。对于出现 VVRs 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立即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补充血容量、应用升压药物等。 4. 心理支持: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帮助患 者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对于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患者,医护人员还应及时进行
心理干预和治疗。
四、总结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中的 VVRs 是一种隐匿而危险的并发症。为了降低其发生率并保障患者 的安全,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 VVRs 的预防和应对工作。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精细操 作、术后密切观察以及心理支持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 VVRs 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更 加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服务。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共同维护自 己的健康和安全。
李文强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