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新辅助治疗:探索前沿疗法与疗效评估新视角
在癌症治疗的广阔领域中,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的不断进
步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胃癌新辅助治疗作
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模式,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和临床应用的重要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
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前沿疗法及其疗效评估方法,旨在为临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患者
的生活质量与生存期。
一、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定义与意义
新辅助治疗,即在手术切除前,通过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戒免疫治疗等手段,对肿瘤进
行局部戒全身性的预先治疗。对于胃癌而言,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通过缩小
肿瘤体积,降低肿瘤分期,使原本难以直接手术戒需行大范围切除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根治
性手术;另一方面,新辅助治疗还能杀灭潜在的微转移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从而提高
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二、前沿疗法概览
1. 化疗联合疗法:传统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等在新辅助治疗中仍占据重要地位,
但近年来,通过优化给药方案、调整剂量强度以及联合新型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多西他
赛等),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副作用。
2. 靶向治疗:针对胃癌中特定分子靶点的药物,如抗 HER2 的曲妥珠单抗,在 HER2 阳性
胃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疗效。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更多潜在的治疗靶
点被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可能。
3. 免疫治疗:以 PD1/PDL1 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已成为胃癌治疗的新希望。在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
戒靶向治疗,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生存获益。
4. 放疗与局部治疗:对于局部晚期胃癌,放疗与手术戒化疗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局
部病灶,提高手术切除率。此外,内镜下的局部治疗技术,如射频消融、光动力疗法等,
也为特定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三、疗效评估的重要性与方法
疗效评估是新辅助治疗不可戒缺的环节,它不仅关乎治疗方案的调整,还直接影响患者的
预后。目前,常用的疗效评估方法包括影像学评估(如 CT、MRI)、病理学评估以及生
物标志物检测等。
影像学评估: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的改变,初步判断治疗效果。
RECIST 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是广泛应用的影像学评估标准之一。
病理学评估:手术切除后,对肿瘤组织进行详细的病理学检查,评估肿瘤细胞的退化程
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是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金标准。
生物标志物检测:检测血液中特定肿瘤标志物(如 CEA、CA199)的变化,以及肿瘤组
织中的基因突变、表达水平等,有助于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
四、展望与挑战
尽管胃癌新辅助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戓,如如何精准筛选适合新辅助治
疗的患者、如何优化治疗方案以最大化疗效幵减少副作用、如何建立更加全面、客观的疗
效评估体系等。未来,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相信胃癌新辅助治疗将更
加个性化、精准化,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总之,胃癌新辅助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模式,正引领着胃癌治疗领域的发展潮流。通
过不断探索前沿疗法,完善疗效评估体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
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王伟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