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基于疾病原理的医疗科普
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新型疗法的广泛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新的 希望,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免疫不良反应(irAEs)的挑战。这些不良反应是由于免疫系统 被异常激活后,对正常组织进行攻击所导致的。为了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我们需要基于 疾病的原理知识,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帮 助患者和医疗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免疫不良反应的原理
免疫不良反应是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其发生机制涉及复杂的免疫调节网络。简 单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 T 细胞上的负性调控信号,解除免疫抑制,从而增强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然而,这种增强的免疫反应也可能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导致 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可能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及器官,包括但不限于皮肤、 胃肠道、肝脏、肺脏、内分泌系统等。
二、免疫不良反应的分类与分级
免疫不良反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级别。常见的分类包括皮肤毒 性、胃肠道毒性、肝毒性、心脏毒性、呼吸道毒性、内分泌毒性等。而分级则根据不良反应 的严重程度和是否需要干预治疗进行划分,一般分为 G1(轻度)、G2(中度)、G3(重度)、 G4(危及生命)四个级别。不同级别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三、免疫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1. 皮肤不良反应 皮肤不良反应是免疫治疗中最为常见的 irAEs 之一,多表现为皮疹、瘙痒、白癜风等。对于 轻度皮疹,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外用润肤剂或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对于中重度皮疹,尤其 是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时,应及时使用局部或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抓挠和日晒等刺激因素。 2. 胃肠道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或肠炎等。轻度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服用止泻药等 方式缓解。对于中重度腹泻或肠炎,应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 平衡和脱水情况。若腹泻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并发症,应考虑停用免疫治疗药物并进一步检查 治疗。 3. 肝毒性 免疫治疗相关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黄疸等症状。对于轻度肝毒性, 可继续治疗并监测肝功能变化;对于中重度肝毒性,则需停用免疫治疗药物并给予保肝护肝 治疗。常用的保肝药物包括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等。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 能指标和临床症状变化。 4. 心脏毒性 免疫治疗相关心脏毒性较为罕见但严重,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力衰竭等。一旦发生心脏毒性 反应,应立即停用免疫治疗药物并给予支持性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患
者的心电图和心功能变化,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呼吸道毒性 呼吸道毒性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肺炎等症状。对于轻度呼吸道症状,可给予对症治 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中重度呼吸道毒性反应,应及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考虑停 用免疫治疗药物。此外,还应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因素。 6. 内分泌毒性 内分泌毒性主要影响甲状腺、垂体等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根 据具体情况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或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于垂体炎等内分泌毒性反应, 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密切监测患者的激素水平变化。
四、综合管理与预防
除了针对具体不良反应的治疗外,综合管理与预防也是减少 irAEs 发生的重要措施。首先, 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治疗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既往病史;其次,在治疗过程中应 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最后,在治疗后应 继续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高风险患者或既往有 irAEs 史的患者,可考虑采取预防性治疗措施,如使用低剂 量糖皮质激素等。同时,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认识和依从性也是减少 irAEs 发生的重要方面。
五、结语
免疫不良反应是免疫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通过基于疾病原理知识的科学处理方 法和综合管理与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 irAEs 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保障患者的安全 和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充分了解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特点,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处理方案。同时,加强医患沟通和患者教育也是提高治 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焦玥
河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