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医疗科普:认识、预防与治疗
肺癌,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令人触目惊心。据 统计,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吸烟、环境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等。本 文将从肺癌的基础知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为 公众普及肺癌的相关知识。
一、肺癌的基础知识
肺癌是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 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又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肺癌的恶性程度 高,易发生转移,预后较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二、肺癌的发病机制
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被认为是主要原因。首先是吸烟,烟 草中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亚硝胺等可损伤肺组织细胞,促进肿瘤发生。其次是环境因素, 包括空气污染(如 PM2.5、室内装修污染、厨房油烟等)、职业暴露(如长期接触石棉、镍、 铬等有害物质)以及电离辐射等。此外,遗传因素、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 等)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也可能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
三、肺癌的临床表现
肺癌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往往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肺癌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或 仅表现为轻微的咳嗽、咳痰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典型症状:
1. 咳嗽: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常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的咳嗽。 2. 咯血:痰中带血或咯血是肺癌患者常见的表现,尤其是中央型肺癌患者。 3. 胸痛:肺癌可引起胸痛,尤其是当肿瘤侵犯胸膜或胸壁时。 4. 呼吸困难:肿瘤压迫大气道或导致胸腔积液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5. 全身症状:如消瘦、乏力、发热、声音嘶哑等,这些症状多出现在肺癌晚期。
此外,肺癌还可能引起一些肺外表现,如男性乳房发育、Cushing 综合征、神经肌肉综合征 等,这些表现虽不常见,但可作为肺癌诊断的线索。
四、肺癌的诊断方法
肺癌的诊断需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 X 光片、胸部 CT、MRI 和 PET-CT 等,这些检查可以发现肺部占位性病变并初步判断其良恶 性。确诊肺癌则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经 皮肺穿刺活检等。
五、肺癌的治疗方案
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等。一般治疗主要是改善患 者的身体状况,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药物治疗以分子靶向治疗为主,常用药物如吉非替尼、 埃克替尼等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手术治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肺段 切除术、肺叶切除术等,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和化疗,旨在杀灭残留癌 细胞,防止复发和转移。
六、肺癌的预防措施
鉴于肺癌的高发性和严重性,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 戒烟: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戒烟可显著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 2. 避免二手烟:长期接触二手烟也会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应尽量避免在吸烟环境中长时 间停留。 3. 改善环境: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如使用环保装修材料、保持室内通风等;外出时佩戴口 罩,减少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4. 健康饮食: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5. 定期体检:对于有肺癌家族史或长期吸烟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部检查,以便早 期发现肺癌。
总之,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通过了解肺 癌的基础知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 对这一挑战,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秦建文
天津市胸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