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科学科普
引言
肝癌,医学上称为原发性肝癌,是一种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 围内均居高不下。尤其是在我国,肝癌已成为死亡人数第二高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 命和健康。本文将从肝癌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预防及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科普,旨 在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一、肝癌的定义与分类
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 合型肝癌(HCC-ICC)。其中,肝细胞癌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原发性肝癌的 85%-90%以上。 原发性肝癌是指肿瘤起源于肝脏本身,而非由其他部位转移而来。
二、肝癌的病因
肝癌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长期感染这些病毒可导致肝炎、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 2. 长期酗酒: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发展 为肝硬化和肝癌。 3. 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对肝脏有强烈的致癌作用,长期摄入被黄曲霉毒 素污染的食物,如霉变的花生、玉米等,可增加肝癌的风险。 4. 其他因素:包括吸烟、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或污染物、有肝癌家族史、年龄大于 40 岁的 男性等,均可能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
三、肝癌的症状
肝癌发病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这也是其难以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 患者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2. 消化道症状:如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3. 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上消化道出血等。 4.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消瘦、发热(多为持续性低热)等。 5. 黄疸和腹水:晚期肝癌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和腹水等体征。
四、肝癌的诊断
肝癌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的综合应用,包括:
1. 血液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测定,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2. 影像学检查:包括 B 超、CT 扫描、MRI 等,可以显示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及其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 3. 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肝癌的金 标准。
五、肝癌的预防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危险因素,具体措施包括:
1.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的最有效手段。 2. 定期体检:对于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及肝癌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和 AFP 测定,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3.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避免长期暴露于化学物质或污染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少吃腌制、高脂肪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4. 早期治疗肝炎:对于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控制肝炎病 毒的复制,减少肝硬化的发生。
六、肝癌的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具体治疗 方案应根据肝癌的分期、类型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来确定。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 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而对于晚期肝癌患者,则多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延长生存期。
七、结语
肝癌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预防和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加 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通过接种疫苗、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降 低肝癌的发病率;通过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提高肝癌的预后和生存率。让我们携手努力, 共同抗击肝癌这一顽疾。
滕陆康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