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抗血管药物:规避禁忌,确保疗效安全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抗血管药物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通过调节血管功能、
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多种机制,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
疾病。然而,任何药物都有其适用范围与禁忌症,合理使用抗血管药物,规避其潜在的不
良反应,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一、认识抗血管药物的主要类型
抗血管药物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如华
法林、利伐沙班)、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硝普钠)以及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
(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每类药物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
床应用场景。
二、明确禁忌症,个性化用药
1. 抗血小板药:虽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但出血倾向患者(如消化性溃疡、严重肝肾功能
不全者)应慎用戒禁用。此外,对药物过敏者也是绝对禁忌。
2. 抗凝药:对于近期有活动性出血、严重颅脑损伤、未控制的高血压等患者,抗凝治疗可
能增加出血风险,需谨慎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3. 血管扩张剂:长期低血压、严重贫血戒颅内压增高的患者,使用血管扩张剂可能加重病
情,应避免使用。
4.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药物:如患者存在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传导系统问题,
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戒钙通道阻滞剂时需特别小心,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三、合理用药原则
1. 遵循医嘱: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戒更换药物。
2. 定期监测: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凝血功能、血压、心率等,及时发现并处
理不良反应。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需了解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药效增强戒
减弱,甚至产生毒性反应。
4.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以增强药物疗效,减少疾病复发。
四、临床指导意义
合理使用抗血管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还能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临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及
用药史,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自
我管理能力,也是确保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总之,抗血管药物的合理使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患者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明确禁忌症、个性化用药、定期监测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
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范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