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辅助缓解化疗恶心感:科学调养,舒缓身心
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化疗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虽然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但其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其中,恶心感是化疗患者最常经历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幸运的是,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缓解化疗恶心感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如何辅助缓解化疗恶心感,
为患者提供实际可行的临床指导。
一、中医药对化疗恶心感的认识
中医认为,化疗引起的恶心感主要源于化学药物对脾胃的损伤,导致中焦失和、气机升降
失调。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胃受损,则运化失职,胃气上逆,从而产
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中医药治疗化疗恶心感的关键在于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同时
注重整体调理,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二、中医药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
健脾和胃方:临床上常用的旋覆代赭汤,由旋覆花、代赭石、吴萸、黄连、半夏等药物
组成,具有和胃止逆的功效。此外,加入山楂、神曲、麦芽等消食药,可增强食欲,缓解
化疗后的厌食症状。
补肾健脾方:针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可选用巴戟天、菟丝子、鹿角霜、
黄芪、党参等药物,以补肾健脾,提升白细胞水平,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中医外治法
针刺与艾灸:通过针刺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可以起到温中行气、止呕的效果。
艾灸则利用艾草的温热作用,进一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恶心感。
穴位贴敷:将具有止呕作用的中药如丁香、吴茱萸等制成贴剂,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
皮肤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耳穴压豆:在耳部相关穴位上压放小颗粒药物或王不留行籽,通过持续刺激,调节脏腑
功能,缓解恶心症状。
药膳调理
化疗期间,患者宜食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制品及新鲜
蔬果等。同时,可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选择一些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的药膳进
行调养。如鲜芦根冰糖汤,具有生津止呕的作用;黄豆粳米粥,则可开脾胃、助消化。
三、临床指导意义
1. 个体化治疗:由于每位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化疗方案不同,因此中医药治疗应遵循个体
化原则,辨证施治。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调理:化疗引起的恶心感往往伴随多种副作用,如骨髓抑制、疲劳、脱发等。中医
药治疗应注重整体调理,不仅缓解恶心症状,还要兼顾其他副作用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3. 配合西医治疗:中医药与西医治疗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在化疗过程中,合理
应用中医药,可以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4. 科学饮食:合理的饮食对缓解化疗恶心感至关重要。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
养的食物,避免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同时,可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食用一
些具有健脾和胃功效的药膳。
5. 心理调适:化疗期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心理
健康,引导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充分
的关心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总之,中医药在缓解化疗恶心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中药内服、
中医外治法及药膳调理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为癌症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范越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