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医疗科普详解
淋巴瘤,作为一类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种类繁多,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 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是最为常见的两大类型。 尽管它们都属于淋巴瘤的范畴,但在病理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将从疾病原理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以期 为公众提供科学的医疗知识。
一、疾病背景与命名
霍奇金淋巴瘤,曾被称为霍奇金氏病、何杰金氏病或何杰金氏淋巴瘤,是由 Thomas Hodgkin 在 1832 年首次描述并命名的。它源于淋巴细胞的癌变,常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并可扩散 至其他淋巴结或结外器官。非霍奇金淋巴瘤则是一组异质性很高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总 称,占所有淋巴瘤患者的 85%以上,其命名主要是为了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区分。
二、病理学特征
霍奇金淋巴瘤:其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恶性 Reed-Sternberg 细胞(里-斯细胞)的存 在。这些细胞体积巨大,形态多样,对于霍奇金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霍 奇金淋巴瘤还常伴有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的浸润。
非霍奇金淋巴瘤:则没有 Reed-Sternberg 细胞,而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淋巴细胞组成,包括 B 细胞、T 细胞及 NK/T 细胞等。根据细胞来源和形态学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进一步细 分为多种亚型,如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等。
三、临床表现
霍奇金淋巴瘤:早期常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腋窝、 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称为“B 症状”)也较为常见。 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病变、贫血、神经系统症状等。
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样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典型表现,但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和范围可能更 为广泛。除淋巴结肿大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如食 欲减退、腹痛、腹泻等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也较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非霍奇金淋巴瘤可 侵犯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四、诊断方法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均依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淋巴结活检或切取病 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和免疫学标记物,可明确诊断并区分两种淋巴瘤类型。 此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等)和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也 是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
五、鉴别诊断要点
1. 病理学特征:Reed-Sternberg 细胞的存在是霍奇金淋巴瘤的标志性特征,而非霍奇金淋巴 瘤则无此细胞。 2. 淋巴结受累模式:霍奇金淋巴瘤通常表现为连续的、有序的淋巴结受累;而非霍奇金淋 巴瘤的淋巴结受累则更为广泛和不规则。 3. 淋巴结大小:霍奇金淋巴瘤常伴有一到多个巨大淋巴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淋巴结大小 则差异较大。 4. 全身症状:霍奇金淋巴瘤的 B 症状出现频率较高;非霍奇金淋巴瘤则因类型和受累部位 不同而异。 5. 年龄分布: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年轻人和年轻成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范围 更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六、治疗与预后
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案因疾病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而异。霍奇金 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放疗和骨髓移植为主,预后相对较好。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则更为 复杂,需根据具体亚型选择合适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尽管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低于霍奇金淋巴瘤,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仍是提高生 存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病理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预后 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疑似淋巴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制 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改善预后。
林晓溪
赤峰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