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脉高压症: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
门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又称门静脉高血压、门静脉血压过高,是一种由 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该病症并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门静 脉血循环障碍的综合表现。了解门脉高压症的原理、病因、症状、诊断及治疗,对于患者及 其家属至关重要。
一、门脉高压症的原理
门脉高压症的根本原因在于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导致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门静脉是连接 胃肠道、脾脏和肝脏的主要静脉系统,负责将来自这些器官的含营养物质的血液输送到肝脏 进行代谢和解毒。当门静脉回流受阻时,门静脉压力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 症。
二、常见病因
门脉高压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肝内型和肝外型两大类。肝内型门脉高压多由肝脏疾 病引起,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血吸虫病等;肝外型则主要由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的阻塞 所致,如门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等。
- 肝硬化:是门脉高压症最常见的病因。肝硬化时,肝脏内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导 致肝窦狭窄、闭塞,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 - 酒精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引起门脉高 压。 - 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可引起虫卵在肝内沉积,形成肉芽肿和纤维化,最终导致门静脉高 压。 - 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血栓可阻塞门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 高。
三、临床表现
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 出血等症状。
- 脾大与脾功能亢进: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脾脏淤血肿大,进而引起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 细胞减少(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低),易并发贫血、感染和出血。 - 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腹腔内液体渗出增多,形成腹水,表现为腹胀、腹部膨隆。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破裂出血:门静脉压力升高促使门体侧支循环开放,形成食管胃底静 脉曲张,易在进食硬质食物时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和黑便。
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蜘蛛痣、肝掌、肝功能减退等体征,以及下肢水肿、乏力、食欲不振 等全身症状。
四、诊断方法
门脉高压症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及腹部情况,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可反映患者的血细胞减少、肝功能 异常等情况。 - 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及超声等,可观察脾脏大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 情况,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五、治疗原则与方法
门脉高压症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 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如硝苯地平)、利尿剂(如呋塞米、螺内酯)等, 以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腹水。 - 内镜治疗:适用于门脉高压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如硬化剂注射、静脉曲张套扎等。 - 手术治疗:包括分流术、断流术及脾切除术等,旨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并发症。 - 介入治疗: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放置金属支架建立新的分流通道, 降低门静脉压力。
六、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门脉高压症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肝硬化、酒精性肝病等。同时,患者应保持 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在饮食上,应低盐、低脂、低胆固 醇,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以免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 血。
总之,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因、病情及身体状 况。通过积极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涛
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