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护理:科学指导,促进康复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往往涉及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 手段。其中,外科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手术仅仅是治疗过程的 一部分,术后的科学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长期生存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结直肠癌的 术后护理,从多个方面提供医疗科普指导。
一、术后基本护理原则
1. 伤口护理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需定期换药,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止感染。 医护人员会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发现有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异常增多等症状,应及时 处理。对于切口感染及裂开等并发症,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如清创换药、使用无菌纱 垫覆盖伤口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2. 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调整是恢复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术后三天内患者需要禁食,通过静脉营养 液维持机体生理需求。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可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 食,再逐步恢复正常饮食。患者应遵循“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的原则,尽量选择高蛋白、 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瘦肉粥、炖烂的蔬菜等。同时,避免摄 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二、肠造口的特殊护理
对于部分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肠造口手术,以改善排便功能。肠造口的护 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
1. 造口清洁与更换
患者应每天使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肠造口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物质。在 更换造口袋前,需先将旧袋中的废物倒入马桶,并用温水清洗袋子。新的肠袋应确保完 全密封,防止废物泄漏。更换频率因人而异,但通常每 3-7 天更换一次。
2. 预防皮肤刺激与感染
肠造口周围的皮肤容易受到粪便的刺激而发生炎症或感染。因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至 关重要。患者可使用造口贴或特殊设计的造口袋来减少粪便对皮肤的直接接触。一旦发 现皮肤红肿、疼痛或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处理。
3. 心理护理
肠造口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 人员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接受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通过心 理疏导、教育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三、运动与康复锻炼
适量的运动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 免疫力,还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等问题。然而,术后运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一般来说,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待身体恢复后再 逐渐增加运动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患者应避免剧 烈运动和高风险活动,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康复。
四、定期复查与随访
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复查 项目包括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 方案和康复计划。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复查和随访工作,不忽视任何异常症状或体征。
五、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家属和朋友应给予患者充分 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结直肠癌患 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医疗资源和社会帮助。
总之,结直肠癌术后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的伤口护理、饮食调整、肠造口护理、运动锻炼以及定期复查等措施,可以有 效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和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并进,为结直肠癌患者的康复之路 贡献一份力量。
张玉宇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