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癌治疗药物的变革看治疗理念的变迁
肝癌,作为中国发病率排第四位、死亡率排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关 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研究的深入,肝癌治疗药物和治疗 理念均发生了显著变革。本文将通过肝癌治疗药物的演变,探讨其背后治疗理念的变迁。
一、传统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早期,肝癌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传统手段。然而,这些方法存在 诸多局限性。手术切除虽能实现肝癌的根治,但我国约 70%~80%的肝癌患者在初诊时 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化疗药物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 抑制肿瘤生长,但其副作用大且疗效有限,对肝癌的 ORR(客观缓解率)仅为 2%-3%。 放疗在肝癌中的应用也受限于其不敏感性和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二、靶向药物的兴起
进入 21 世纪,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肝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索拉非尼作为首个被批准 用于肝癌的靶向药物,于 2007 年在美国上市,填补了肝癌一线靶向用药的空白。然而, 索拉非尼虽然能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仅约 3 个月,且 ORR 较低。随后,仑伐替尼、 瑞戈非尼等靶向药物相继问世,但均未带来显著的生存期改善。
肝癌的高度异质性是靶向药物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癌的异质性导致不同患者的 肿瘤组织在基因突变、基因表达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同一种靶向药物难以在所 有患者中发挥同样的疗效。因此,分子靶向疗法的理论依据不足,疗效甚微。
三、免疫治疗的新突破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上市,肝癌治疗迎来了新的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 PD-1/L1、 CTLA-4 抑制剂等,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 来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不仅为靶向疗法不耐受或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 选择,还显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的 ORR 和生存期。
此外,CAR-T 疗法、TCR-T 细胞疗法、肿瘤疫苗等新型免疫疗法也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 巨大潜力。这些疗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或利用特定抗原刺激免疫系统,实现 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
四、综合治疗理念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对肝癌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综合治疗理念逐渐得到推广。综合治疗强调 多种治疗手段的结合,包括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介入治疗、放疗等,通过 多维度、多模式的联合治疗,实现对肝癌的全面控制。
转化治疗是综合治疗理念的重要体现。通过非手术治疗手段使肝癌缩小、降期,将原本 不可切除的肝癌转为可切除,从而增加患者的手术机会和长期生存率。例如,系统治疗
(如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与局部治疗(如介入治疗和放疗)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 高转化治疗的成功率。
五、治疗理念的变迁
从肝癌治疗药物的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治疗理念的深刻变迁。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注 重单一疗法的应用,而现代治疗理念则更加强调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这种变迁 不仅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还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提升了生存质量。
此外,随着对肝癌异质性认识的加深,个体化治疗理念也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基因检测、 药敏测试等手段,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实现精准治疗。
六、未来展望
尽管肝癌的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未来,随着科学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将会有更多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手段 涌现,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治疗理念的变迁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随着对肝癌发病机制 和治疗机制认识的加深,新的治疗理念将不断涌现,推动肝癌治疗不断向前发展。
总之,从肝癌治疗药物的变革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治疗理念的变迁。这种变迁不仅 体现在治疗手段的丰富和多样上,更体现在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理念的更新上。我 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肝癌将不再是不可战胜的绝症。
魏炜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新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