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术后治疗:探索疾病治疗的新方向
肝癌,作为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过程复杂且多样化。手术切除作为肝癌治疗的 首选方法,在早期患者中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术后 治疗同样重要,它关乎着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本文将探讨肝癌术后的治疗方向, 包括微创外科技术、术后辅助治疗、系统性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策略。
一、微创外科技术的革新
近年来,微创外科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包括腹腔镜肝切除术和机器 人辅助肝切除术。这些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对于早期肝癌患者而言, 其 5 年总生存期(OS)与开放手术相当。然而,对于合并门静脉肉眼癌栓、肿瘤破裂 出血的患者,仍需谨慎选择是否进行腹腔镜肝切除术。
另一项创新技术是 ALPPS(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分步肝切除术),该术式通过 两次手术分阶段切除肝脏,有效减少了肿瘤进展的风险,肿瘤切除率可达 95%~100%。 这种技术尤其适合年龄小于 65 岁、肝功能正常、肝剩余体积(FLR)不足的患者。
二、术后辅助治疗的保驾护航
术后辅助治疗是降低肝癌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手段。针对乙肝病毒(HBV) 感染的肝癌患者,长期服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是常规建议,以降低术后复发转 移的几率。此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也被证明能提高患者的 OS 及无复发生存率。
中医药疗法在术后辅助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槐耳颗粒、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解毒 颗粒、慈丹胶囊联合 TACE 等。这些药物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机制,为患者提供 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延长生存期并降低复发风险。
三、系统性治疗的新武器
对于晚期或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系统性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免疫治疗和靶向 治疗的快速发展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1.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具有持久应答的潜力。例如,帕 博利珠单抗(Keytruda)作为一种 PD-1 抑制剂,在未经治或既往接触过索拉非尼治疗 的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其持续应答反应超过 20 个月。
2. 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通过药物阻断肿瘤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新版指南中,阿帕替尼联 合卡瑞利珠单抗(双艾组合)被批准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与索 拉非尼单药相比,该组合显著降低了死亡风险和疾病进展风险,已被纳入医保目录并正 式执行。
四、综合治疗策略
肝癌的治疗并非单一手段能够完成,往往需要多种治疗方式的综合应用。对于术后患者, 定期复查是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复发的重要手段。对于高危复发患者,预防性用药如靶 向药物、免疫药物或化疗方案等可以降低复发几率。
此外,介入治疗也是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导管进入肿瘤血管进行药物灌注或 栓塞治疗,可以减少肿瘤供血,使肿瘤组织坏死。对于早期发现的复发灶,早期干预仍 然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结语
肝癌术后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 案。从微创外科技术的革新到术后辅助治疗的保驾护航,再到系统性治疗的新武器以及 综合治疗策略的应用,每一步都在为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而努力。未来,随 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肝癌的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在面对肝癌这一挑战时,我们不仅要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和 生活质量。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迎接更加美好的 明天。
王剑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新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