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病理检查的要点:基于疾病原理的医疗科普
肝癌,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病理检查作为肝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对肝脏组织样本的详细分析, 为医生提供关于肿瘤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等关键信息,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本 文将从肝癌的病理生理机制出发,详细介绍肝癌病理检查的要点。
一、肝癌的病理生理机制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改变、环境因素等 多个方面。其中,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黄曲霉素暴露、饮酒等因素被认为是肝癌的主要 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长期作用于肝脏细胞,导致细胞 DNA 损伤、基因表达异常,进而引发 细胞恶性转化。
肝癌的病理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胆管细胞癌(CCA)和混合细胞癌等。 不同类型的肝癌在生长方式、转移途径及预后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肝癌病理检查的要点
1. 标本采集
病理检查的第一步是采集肝脏组织标本。常用的采集方法包括肝脏穿刺活检、腹腔镜下 活检、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采集方式。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以便后续分析。
2. 大体标本观察
对采集到的肝脏组织标本进行大体观察,是病理检查的重要环节。医生会仔细观察肿瘤 的大小、数量、颜色、质地以及与周围血管和胆管的关系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肿瘤 的恶性程度及浸润范围。
3. 显微镜下观察
显微镜下观察是病理诊断的核心步骤。医生会将肝脏组织切成薄片,经过染色处理后放 在显微镜下观察。重点观察内容包括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分化程度、核分裂象数以及间 质浸润程度等。这些观察结果有助于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及浸润深度。
4. 特殊染色与免疫组化
为了进一步确认肿瘤细胞的来源和性质,有时需要进行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查。特殊 染色如网状纤维染色可以显示肿瘤细胞的间质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则利用特异性抗体与肿 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通过显色反应来检测肿瘤细胞的来源和分化方向。这些检查有助于 区分不同类型的肝癌,如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
5. 分子病理检测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病理检测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检测 肿瘤组织中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谱变化等分子事件,可以为肝癌的精准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针对 EGFR、VEGFR 等靶点的分子检测有助于筛选适合靶向治疗的患者群体。
6. 病理报告解读
病理报告是病理检查的最终成果,也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病理报告通常包 括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血管侵犯情况、卫星结节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关 键信息。医生需要仔细解读病理报告中的每一项内容,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治疗方案。
三、结语
肝癌的病理检查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标本采集、大体观察、显微镜下观察、特殊 染色与免疫组化以及分子病理检测等多个环节。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步骤,医生可以全面了 解肿瘤的病理特征,为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对于怀疑患有肝癌的患者 来说,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肝癌的病理诊断将更加精确和高效。
申淑群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