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得了肠癌:从症状识别到治疗方向
肠癌,即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由于其早期症状 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若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其治愈率会显著提高。本文将从肠癌的 症状识别、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向三个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肠癌的早期症状识别
肠癌的早期症状通常较为隐匿,但仔细观察仍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1.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排便不尽感。 2. 大便性状改变:可能出现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这是由于肿瘤表面破溃出血或分泌物 增多所致。 3. 腹部不适:如腹胀、腹痛,尤其是腹部隐痛或钝痛,可能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 状。 4. 体重下降: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减轻,可能是肿瘤消耗所致。 5. 其他症状:如贫血、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也可能是肠癌的间接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非肠癌特有,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因此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 时就医检查。
二、肠癌的诊断方法
肠癌的诊断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1. 体格检查:通过直肠指检可以初步筛查肛门及直肠下端的肿瘤。直肠指检简单易行,是 早期发现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2. 内镜检查:包括肛门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内镜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肠道黏膜的病 变情况,并可通过活检获取病理诊断,是确诊肠癌的重要依据。
3. 实验室检查:如大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等。大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微量 血液,对肠癌的筛查有一定价值。肿瘤标志物如 CEA(癌胚抗原)的升高也可能提示肠癌的 存在,但需注意其特异性不高。
4. 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和 PET-CT 等。这些检查可以显示肠癌的外侵程度、淋巴结转移 情况以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等,对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5. 病理活检:通过内镜或手术获取的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肠癌的金标准。
三、肠癌的治疗方向
肠癌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的治疗方向包括:
1.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或进展期未发生远处转移的肠癌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 方式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分期等因素而定,如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直肠 癌切除术等。手术的目标在于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同时保留足够的正常肠道组织以维持患者 的生理功能。
2. 化疗:对于晚期或已发生转移的肠癌患者,化疗是重要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可以杀死或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化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常采用联合 化疗以提高疗效。
3.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或蛋白的靶向药物在肠癌治疗中展现出良好前景。这些药物能 够精准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4. 免疫治疗: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 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为晚期肠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5. 中医及对症治疗:在肠癌的综合治疗中,中医治疗和对症治疗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 治疗可通过调理身体、缓解症状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症治疗则针对患者的具体症 状进行干预,如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
总之,肠癌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和方法。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肠癌治愈率 的关键。因此,对于出现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同时,保 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也有助于预防肠癌的发生。
周官保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