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深入解析这一常见恶性肿瘤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又称原发性肝癌,是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常见 的恶性肿瘤之一。它主要起源于肝脏的实质细胞,即肝细胞,并在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的背景 下发生发展。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肝细胞癌的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策略, 帮助您对这一疾病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肝细胞癌的发病原理
肝细胞癌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多种因素已被证实与其发病密切相关。首 先,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 由于肝脏长期受到病毒侵袭,会出现持续的慢性炎症,导致肝脏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最终可能演变为肝细胞癌。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其次,肝硬化也是肝细胞癌的重要前兆。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损伤和纤 维组织增生,使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在肝硬化的基础上,肝细胞更容易发生恶 变,形成肝细胞癌。
此外,长期饮酒、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肥胖和糖尿病等也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酒精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肝细胞,增加患癌风险;黄曲霉毒素则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 质,能够直接损伤肝脏细胞;而肥胖和糖尿病则通过影响体内代谢和激素水平,间接促进肝 细胞癌的发生。
二、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
肝细胞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这也是其难以早期发现的原因之一。随着病情的进展,患 者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 肝区疼痛:这是肝细胞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这种 疼痛与癌肿生长、肝包膜受牵拉有关。 2. 肝大:肝脏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常有大小不等的结节。这些结节可 能是癌肿本身或肝硬化的表现。 3. 黄疸:黄疸一般出现在肝细胞癌晚期,多为阻塞性黄疸。这是由于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 导致胆汁排出受阻所致。 4. 全身性表现:包括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缺乏、乏力、营养不良等。这些症状与肿瘤 的生长和代谢异常有关。 5. 伴癌综合征:部分肝细胞癌患者可能出现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等伴癌综合征。 这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肿瘤代谢异常或机体内分泌/代谢异常有关。
三、肝细胞癌的诊断方法
肝细胞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1. 实验室检查:血生化检查中,甲胎蛋白(AFP)是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当 AFP
水平明显升高时(一般大于 400μg/L),应高度怀疑肝细胞癌的可能。此外,肝功能检查 中的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升高也可能为诊断提供线索。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等。超声检查能够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 变;CT 和 MRI 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大小、密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这些检 查对于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3. 病理学检查:肝脏活检是确诊肝细胞癌的金标准。在超声引导下对病变的肝脏组织进行 穿刺取样后,进行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发现癌细胞的存在即可确诊。
四、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
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但总体上以综合治疗为主。常用的治疗方法包 括:
1. 手术治疗:包括肝癌切除术和肝脏移植术。手术治疗是肝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特别 是对于早期患者。手术能够切除肿瘤组织,减轻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2. 局部微创消融治疗:包括冷冻消融、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无法 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能够通过局部高温或低温破坏肿瘤组织,达到治疗目的。 3.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这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法,通过向肿瘤供血动脉内注入化 疗药物和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供并杀灭肿瘤细胞。TACE 适用于中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 者。 4. 药物治疗:包括靶向药物、化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等。这些药物能够针对肿瘤细胞的 特定靶点进行精准治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 中医辅助治疗:中医在肝细胞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调节患者体质、增 强免疫力、减轻放化疗副作用等方式,中医辅助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五、总结
肝细胞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通过定期 体检、早期发现和综合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肝细胞癌的风 险。同时,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肝病或肝硬化的患者,应该定期接受医生的检查和指导,以便 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肝细胞癌。
汪英
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