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溃疡病的严重警钟

2024-08-27 15:20:13       3718次阅读

胃穿孔:溃疡病的严重警钟

胃穿孔,作为溃疡病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往往伴随着剧烈的腹痛和潜在的生 命威胁。本文将从胃穿孔的发病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 解析这一疾病,帮助您更好地认识并防范胃穿孔的发生。

胃穿孔的发病机制

胃穿孔,顾名思义,是指胃壁全层发生破裂,导致胃内容物流入腹腔,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 的生理反应。胃壁由多层组织构成,包括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层次紧密连接,共同维护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然而,当胃黏膜因溃疡等病变而受损,且 损伤逐渐加深,穿透肌层和浆膜层时,便形成了胃穿孔。穿孔后,胃内的消化液、食物残渣 等迅速进入腹腔,刺激腹膜,引发急性腹膜炎等严重后果。

常见原因:胃溃疡与暴饮暴食

胃穿孔最常见的原因是在胃溃疡的基础上暴饮暴食。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 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等因素引起。当溃疡面不断加深, 穿透胃壁全层时,便可能发生穿孔。而暴饮暴食则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大量进食会导致 胃容积急剧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对溃疡面的腐蚀作用加剧,从而诱发穿孔。

此外,胃穿孔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化学物质腐蚀(如误服强酸强碱)、胃肠道肿瘤浸 润、外伤性穿孔(如腹部撞击)以及医源性穿孔(如胃镜检查或手术操作不当)等。但总体 而言,胃溃疡基础上的暴饮暴食是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表现: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

胃穿孔的临床表现以突发的剧烈腹痛为主。疼痛最初通常位于上腹部或穿孔部位,性质多为 刀割样或烧灼样痛,且往往呈持续性。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迅速扩散至全腹部,并可能放 射至肩部,表现为刺痛或酸痛。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出 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这是因为穿孔后大量消化液流入腹腔,刺激腹 膜引发急性腹膜炎,进而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循环障碍。

诊断与治疗

胃穿孔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 B 超、腹平片、 血液检查等。B 超下可发现腹腔内的液气平面,腹平片则可能显示膈下游离气体。血液检查 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常升高,提示感染的存在。

治疗胃穿孔的方法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小型穿孔或症状较轻的患 者,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充营养等保守治疗措施。同时,应用抑制胃酸分泌和保 护胃黏膜的药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和促进愈合。然而,对于症状持续加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并 发弥漫性腹膜炎等严重症状的患者,则需及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修补术和切除手术 等,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判断而定。

预防措施

预防胃穿孔的关键在于保护胃黏膜、避免诱发因素。具体措施包括:

1.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 2. 戒烟限酒:烟酒对胃黏膜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应尽量避免。 3. 合理用药:长期服用 NSAIDs 等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胃部反应。 4. 治疗原发病:如有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病情恶化。 5.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等体检项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胃部病变。

总之,胃穿孔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往往与胃溃疡和暴饮暴食密切相关。通过了解 胃穿孔的发病机制、常见原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 自己的胃部健康,避免这一严重疾病的发生。

张伟

嵊州市人民医院

下一篇身体部位的“疝”:识别与治疗指南
上一篇肝癌的预防与治疗:守护肝脏健康的全面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