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保卫战:肿瘤患者如何打赢营养不良的生死对决?

2025-08-20 12:43:07       3313次阅读

体重保卫战:肿瘤患者如何打赢营养不良的生死对决?

作者:云南省肿瘤医院鲁艳

当肿瘤来袭,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体重保卫战”已然打响。数据显示,高达80%的晚期肿瘤患者面临营养不良,约20%的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及其引发的衰竭,而非肿瘤本身。肌肉的悄然流失、体重的持续下降——这不仅是体形的改变,更是身体发出最严峻的警报:营养不良正在严重削弱抗癌战斗力!它会增加治疗的副作用,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降低生活质量。打赢这场体重保卫战,是肿瘤治疗成功的基石。

一、识别警报:营养不良的早期信号与高危时刻

营养不良并非一蹴而就,警惕以下“红色信号”:

体重变化:1个月内非自愿下降>5%,或6个月内下降>10%

进食锐减:持续一周以上摄入量低于正常需求的60%

肌肉衰减:手臂、小腿变细,乏力感加重,行走困难。

血液指标:白蛋白<35g/L,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低下。

高危时刻:

诊断初期:肿瘤消耗巨大,可能已存在营养透支。

治疗期间:手术创伤、放化疗毒副反应(恶心呕吐、黏膜炎、味觉改变)严重影响进食。

康复期:持续高代谢状态,若忽视营养支持,体重仍可能下滑。

二、构筑防线:预防营养不良的关键策略(防重于治!)

1.早期筛查,主动出击:

入院即评估:要求医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PG-SGA)。

居家勤监测:每周称重并记录,关注进食量和身体变化。一旦发现预警信号,立即寻求营养师帮助。不要等到体重暴跌才干预!

2.目标导向,高能高蛋白:

能量是燃料:根据活动量和病情,目标能量通常为25-30千卡/公斤体重/天(需专业计算)。

蛋白质是基石。核心目标:1.22.0克优质蛋白/公斤体重/天!优先选择:动物蛋白:鸡蛋(尤其蛋白)、牛奶、酸奶、鱼类(深海鱼更佳)、禽肉(去皮)、瘦肉。植物蛋白:大豆及制品(豆腐、豆浆)、其他豆类。必要时使用乳清蛋白粉强化。

3.智慧应对治疗副作用:

恶心呕吐:少食多餐、干湿分离、选择温凉清淡食物,尝试姜制品。

味觉改变:巧用调味料(柠檬汁、香草、温和香料),避免金属餐具,尝试不同口感食物。

口腔溃疡:选择软烂、温凉、无刺激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如营养奶昔、肉泥粥、蒸蛋羹)。

早饱感:优先高能量密度食物(坚果酱、牛油果、芝士),餐间补充液体。

三、强力反击:治疗营养不良的阶梯方案

当预防不足或已出现营养不良,需升级“武器库”:

1.饮食优化+口服营养补充(ONS-第一道强力防线):

在普通饮食基础上,每日规律添加23ONS(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ONS优势:小体积提供高能量、高蛋白、均衡营养素,易消化吸收。

选择:根据需求选全营养型、高蛋白型或特定疾病型(如糖尿病适用型)。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

2.肠内营养(EN-当经口摄入严重不足时):

通过鼻饲管或胃造瘘管,将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肠道。

适用:严重吞咽困难、口腔咽喉严重损伤、食欲极差且ONS无法达标者。

优点:更符合生理,保护肠道功能,费用相对较低。

3.肠外营养(PN-最后的保障线):

通过静脉输液方式直接输入营养液。

适用:肠道功能严重衰竭(如肠梗阻、严重肠黏膜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原则:“当肠道能工作,就用肠道”。肠外营养是生命支持手段,需严格监控。

四、核心战力:专业营养师是制胜指挥官

打赢体重保卫战,离不开肿瘤营养专科医生或注册营养师(RD)的核心作用:

1.精准评估:运用专业工具判断营养不良程度及原因。

2.个体化处方:制定能量、蛋白质及各类营养素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

3.方案调整:根据治疗阶段、副作用、体重变化动态调整策略。

4.指导执行: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选择食物、使用ONS、应对症状、进行家庭营养支持。

5.跨学科协作:与肿瘤科医生、护士等沟通,将营养治疗融入整体方案。

结语:体重数字背后的生命力

肿瘤患者的体重,远非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是肌肉的储备,是免疫的基石,是耐受治疗的资本,更是生命力的直观体现。主动监测体重、早期识别风险、积极优化饮食、科学运用营养支持手段,并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打一场有准备的“体重保卫战”,是每一位肿瘤患者争取更好疗效、更长生存、更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行动。记住:守住体重,就是守护抗癌的战斗力与生命的尊严!

作者:云南省肿瘤医院鲁艳

大众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开颅手术后该怎么吃?神经外科医生最想告诉你的营养真相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