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术后营养“攻略”,助你重启健康生活
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昊
作为临床外科医生,我见过许多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由于营养治疗不当,影响了康复进程。合理的营养治疗不仅能加速身体恢复,还能提升生活质量。今天就来聊聊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治疗的关键要点。
术后初期:让肠道温柔苏醒
术后初期,肠道需要一段休息时间来愈合伤口和恢复功能。通常在术后1-3天,患者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保证身体的基础代谢需求。当肠道蠕动恢复,出现肛门排气后,便可以开始少量进食。
这个阶段,饮食应以清流食为主,如米汤、稀藕粉等,每次摄入量控制在30-50毫升,每2-3小时进食一次。清流食质地稀薄,易于消化吸收,不会给脆弱的肠道带来过多负担。随着肠道适应,逐渐过渡到流食,像米糊、菜汁、果汁等,进食量和进食次数可适当增加。但要注意,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防腹胀。
术后中期:营养均衡,助力恢复
术后2周左右,若消化功能稳定,可逐渐过渡到软食阶段。此时,营养均衡至关重要。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关键原料,可选择瘦肉、鱼肉、鸡肉、豆腐等优质蛋白质来源,每天摄入量应达到每千克体重1-1.5克。同时,搭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新陈代谢。
不过,要暂时避开高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它们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消化负担。烹饪方式也很有讲究,蒸、煮、炖是最佳选择,这些方式能保留食物营养,且易于消化。减少油炸、油煎食物的摄入,降低油脂和热量,减轻肠道和肝脏的代谢压力。
术后长期: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进入术后长期阶段,饮食可基本恢复正常,但仍需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红薯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降低结直肠癌复发风险。但如果存在肠梗阻风险,增加膳食纤维时需谨慎。
减少红肉(猪、牛、羊肉)的食用量,避免加工肉类(香肠、腊肉、火腿等),这些食物含有较多饱和脂肪和亚硝酸盐,可能对肠道健康不利。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让肠道形成稳定的消化节律。
特殊情况:个性化营养支持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体重持续下降、营养不良等情况。这时,应及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必要时,使用口服营养补充剂,补充日常饮食中不足的营养素。对于严重营养不良或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鼻饲或胃肠造瘘等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甚至采用肠外营养。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治疗是一个长期且个性化的过程,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营养方案也应因人而异。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及时调整饮食。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通过科学的营养治疗,顺利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