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治疗

2025-07-01 11:14:47       3082次阅读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治疗

作者: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董伟民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是强烈的肿瘤治疗方案,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的食欲、味觉、胃和肠道功能减退,引起严重的黏膜损害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容易引起营养不良。继而引起免疫应激反应和免疫炎症因子风暴,加重GVHD

移植后GVHD可直接损伤皮肤、肝脏、黏膜、肺部、食管及胃肠道、肌肉骨骼等组织和器官,导致营养不良。移植前已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营养不良持续时间长。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延长生存期。

移植患者的营养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提高生存率、生活质量。

营养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作为营养治疗的首选方法。研究发现,对于完全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术后GVHD的发生及血小板减少恢复状况均优于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时,优先选择肠内营养途径,对于保护肠黏膜屏障,预防细菌移位,减少感染均发挥重要作用。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不断评估调整方案,即使在治疗初期诊断肠功能较差,可在几天后进行评估一旦肠功能恢复尽快采用肠内营养途径进行治疗。

肠外营养可提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的长期存活率,与肠内营养相比,肠外营养明显地增加了体重、血清白蛋白、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另外长期肠外营养的移植患者,可能出现肠黏膜萎缩、肠功能减退、感染或导管性感染,味觉的抑制、对于有严重黏膜炎或者GVHD不适合足量肠内营养的患者,可给予肠外营养,待胃肠道功能改善后需尽快停用肠外营养。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和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指南表明给予谷氨酰胺可减轻放化疗相关的黏膜炎、减少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的心脏毒性。异基因骨髓移植前口服补充大豆-乳清混合蛋白质,可改善白血病患者蛋白质相关营养不良并增加肌肉的蛋白质含量。

另外需要重点关注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因为微量元素不仅参与营养代谢,同时参与免疫炎症的调节。如维生素D缺乏症在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中普遍存在。

总之,合理的营养支持可辅助提高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让患者不仅活得好,还能活得长。

作者: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董伟民

大众健康
下一篇守护胃肠健康:探索消化之道
上一篇老人营养不良怎么办?专家为你细数那些治疗手段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