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天气寒冷,早晚温差大,是颅内动脉瘤破裂的高发季节。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脑动脉瘤会让动脉血管更容易破裂,具有高患病率、高破裂率、高死残率的发病特点。脑动脉瘤可能自发破裂,并导致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发生永久性功能障碍及死亡。
一般普遍认为,动脉壁中层发育缺陷、动脉硬化和高血压是发生动脉瘤的三个主要因素。
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为颅内动脉壁局部的异常膨出或扩张,其中80%发生于脑底Willis动脉环前半部,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 据动脉瘤直径大小分类:小于12.5px为小动脉瘤;等于或大于12.5px及小于37.5px为一般动脉瘤;等于或大于37.5px及小于62.5px为大型动脉瘤,等于或大于62.5px为巨型动脉瘤,好发年龄在40~60岁。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病症,由于脑血管的各种原因是脑动脉管壁出现损伤,加上血流的冲击力,导致血管向外膨出,形成囊泡样的改变,十分容易破裂出血。 据临床的颅内动脉瘤病例统计,有三分之一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未来得及到医院急救就已经死亡。
据中国十三五社区大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8%的人口属于颅内动脉瘤携带者。更严重的是,随着血流的不断冲击,血管壁越来越薄,出血后,动脉瘤再次破裂的机会及危险程度就会大大增加。15%的患者会直接病发死亡,70%左右患者可能会发生第二次破裂,这时致死率占到60%-70%。因此动脉瘤我们常称为是藏在脑内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以起爆。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
颅内动脉瘤的症状可以分为出血症状和非出血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的。颅内动脉瘤起病突然,患者会有剧烈的头痛、恶性呕吐、神志不清和精神失常。非出血症状多数是由于动脉瘤本身对周围神经和血管的压迫导致的,与动脉瘤的体积和发生的部位有关。如果动脉瘤压迫神经,可能会导致侧动脉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扩大,眼球外斜,甚至视力下降、有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甚至癫痫、轻偏瘫等。
患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多数是高血压患者。有的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升高的时候,会伴有头痛,但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下降,头痛会消失,因此会认为头痛是高血压引起的,没有引起重视。因此很多颅内动脉瘤的非出血症状都没有得到重视,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患者到医院诊治都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颅内动脉瘤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个肿瘤疾病,70%的患者会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患者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的话,就会破裂出血,危害极大,目前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开颅手术和介入血管内治疗两类。
最近几年介入血管内治疗技术已经快速发展了,随着神经介入器材的发展,以后越来越多的患者会选择这种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