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如何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改善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预后

2025-10-13 23:59:39       3582次阅读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ZBL)是一种起源于成熟B淋巴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其发病机制与染色体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对MZBL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深入了解,个体化治疗策略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放疗作为MZBL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DNA损伤:放疗通过高能射线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DNA分子,引起DNA链断裂、碱基损伤等,导致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不稳定和细胞死亡。这种直接的细胞杀伤作用有助于快速减少肿瘤负荷,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研究表明,DNA损伤是放疗诱导肿瘤细胞死亡的主要机制之一,通过激活DNA损伤响应途径,如ATM-CHK2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免疫激活:放疗可通过多种机制激活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一方面,放疗可诱导肿瘤细胞释放肿瘤特异性抗原,激活树突状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进而促进T细胞对肿瘤的识别和杀伤。另一方面,放疗还可导致肿瘤微环境中免疫抑制性细胞(如调节性T细胞)的减少,降低免疫抑制作用,增强免疫效应。此外,放疗还可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如自然杀伤(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活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肿瘤微环境改变:放疗可改变肿瘤微环境,减少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此外,放疗还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促进肿瘤抗原的释放和呈递,进一步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放疗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M2型极化,减少免疫抑制因子如白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分泌,改善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

在MZBL的治疗中,放疗常与化疗和靶向治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化疗可进一步增强放疗的细胞杀伤作用,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烷化剂(如环磷酰胺)、抗代谢药(如氟达拉滨)和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靶向治疗则针对MZBL的关键分子靶点(如CD20、CD79等)进行干预,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存活。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CD20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和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抑制剂(如伊布替尼)。个体化放疗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可针对不同患者的肿瘤特点和分子分型,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耐受性,减少毒副反应。

总之,放疗联合化疗和靶向治疗在MZBL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个体化治疗策略将为MZBL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预后。未来,基于MZBL的基因组和免疫微环境特征,开发新的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策略,有望进一步提高MZBL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开展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优化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的联合方案,也是提高MZBL治疗水平的重要方向。

涂小芳

瑞安市人民医院万松院区

下一篇青年患者伯基特淋巴瘤治疗:活检与分期的科学依据
上一篇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控制与生活质量提升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