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是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大类,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机制和早期症状对于提高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淋巴细胞的恶性转化、增殖侵袭和免疫逃逸。恶性转化是指正常淋巴细胞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转化为恶性细胞。这些恶性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并通过淋巴系统和血液系统扩散至全身。此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还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进一步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早期识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症状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
无痛淋巴结肿大:这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颈部、腋下或腹股沟的淋巴结无痛性肿大。随着病情进展,肿大的淋巴结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
持续发热: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通常持续时间较长,抗生素治疗无效。发热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有关。
体重下降: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伴有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消耗机体营养、食欲减退等因素有关。
盗汗和乏力: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出现夜间盗汗和乏力等症状,可能与肿瘤细胞消耗机体能量有关。
肝脾肿大: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提示肿瘤已侵犯肝脏和脾脏。
皮肤瘙痒:部分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有关。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淋巴结活检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可以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范围,有助于分期和治疗计划的制定。淋巴结活检是确诊的关键,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类型和分级。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清生化、免疫球蛋白检测等可以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和免疫功能。
一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应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化疗:化疗是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主要手段,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放疗:对于部分局限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放疗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高能射线直接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的生长。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化疗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常见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部分高危或复发难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一种挽救性治疗手段,通过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异常免疫细胞,重建正常的造血和免疫功能。
总之,早期识别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症状,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以降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风险。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可以显著提高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郭汉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