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恶性肿瘤,主要影响淋巴系统。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相比,它们在细胞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并强调了解其重要性以提高治疗效果。
一、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类型差异
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和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cHL约占HL病例的95%,其特征性细胞为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RS细胞是诊断HL的关键,具有独特的双核或多核形态。NLPHL较为罕见,占HL的5%左右,其特征性细胞为流行性大细胞(LP细胞),形态与RS细胞不同,更具单核特征。
相比之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细胞类型繁多,包括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来源的淋巴瘤。NHL的分类复杂,根据细胞成熟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惰性、侵袭性和高度侵袭性淋巴瘤。例如,惰性淋巴瘤包括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侵袭性淋巴瘤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
二、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差异
霍奇金淋巴瘤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伴有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称为"B症状"。病变多发生在颈部、锁骨上和腋窝淋巴结,也可侵犯脾脏、肝脏等器官。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酒精疼痛等特殊表现。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或全身多器官受累。NHL可侵犯骨髓、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如骨痛、神经功能障碍等。部分NHL患者可出现皮肤损害、肝脾肿大等表现。
三、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策略差异
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以化疗为主,早期患者可联合放疗。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是cHL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有效率可达80%以上。对于早期、无高危因素的患者,ABVD联合放疗可获得90%以上的长期生存率。NLPHL的治疗策略与cHL相似,但部分患者可采用放疗作为初始治疗,尤其是局限于一个区域的患者。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需根据细胞类型、临床分期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NHL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部分惰性NHL可采用观察等待策略,侵袭性NHL需积极治疗。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可采用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作为一线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60%以上。
总之,霍奇金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在细胞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对提高淋巴瘤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同时,加强对淋巴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也是提高淋巴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万长春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