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与肝硬化:关联性与诊断挑战

2025-09-10 11:46:27       3900次阅读

肝癌,也称为原发性肝癌,是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在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中排名第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肝癌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可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其中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75%以上。肝硬化作为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长期发展可能增加肝癌的风险。

肝癌的病因复杂多样,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等。其中,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约占肝癌病例的80%。肝癌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炎症、纤维化、肝脏再生和肿瘤发生。肝脏的持续炎症和纤维化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最终可能发生癌变。

肝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发展,可能出现腹痛、黄疸、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晚期肝癌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肝癌的诊断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超声、CT、MRI和AFP。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血清AFP水平的升高是肝癌的重要标志,但AFP水平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肝脏疾病。

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无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的患者。肝移植适用于肝功能衰竭的肝癌患者,可以同时治疗肝癌和肝硬化。消融治疗和TACE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5厘米、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靶向治疗适用于晚期肝癌患者,可以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总之,肝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了解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脏检查和AFP检测,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病因,包括接种乙肝疫苗、避免酗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等。对于慢性肝炎患者,应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癌的风险。

肝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分期、肝功能、治疗方式等。早期肝癌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或肝移植后,5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然而,晚期肝癌患者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低于10%。因此,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至关重要。

总之,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了解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于提高肝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肝脏检查和AFP检测,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控制病因、预防肝癌的发生也是降低肝癌死亡率的关键。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杨云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三人民医院

下一篇结外NK_T细胞淋巴瘤:免疫学变化与治疗策略
上一篇肺癌分期深度解析:从TNM到治疗方案的路径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