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预防与管理

2025-09-05 18:59:03       3883次阅读

脑卒中,作为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因其突发性和严重性,对我国公众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最新研究统计显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因脑卒中而死亡。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提醒我们,对于脑卒中的了解和预防工作刻不容缓。

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膜上脂质、胶原蛋白等物质沉积,形成类似粥样的斑块,导致血管壁硬化、增厚,血管腔狭窄,最终导致血流受阻。这种病变是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脑部血管因粥样硬化变得狭窄或闭塞时,脑组织会因缺血缺氧而引发脑卒中。

脑卒中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血性脑卒中则由于血管破裂,导致脑组织受到血液压迫和破坏。无论哪种类型的脑卒中,都可能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

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除了动脉粥样硬化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也是脑卒中的重要风险因素。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肥胖、缺乏运动等,也会加速血管的病变进程。因此,预防脑卒中需要综合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多方面入手。

对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救治至关重要。脑卒中发生后,脑组织会迅速发生缺血缺氧,每延迟一分钟,就会有约190万个神经细胞死亡。因此,一旦发现脑卒中症状,如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救治。

脑卒中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病因、病变部位、病情严重程度等,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等措施,以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状况。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则是通过物理手段直接清除血管内的阻塞物,恢复脑部血流。对于出血性脑卒中,还需控制脑压、止血、减轻脑水肿等。

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认知、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康复训练,以尽可能恢复受损的脑功能。同时,家属的陪伴和支持也非常重要,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

脑卒中不仅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也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因此,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预防意识,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建立完善的脑卒中急救体系,提高医疗救治水平,也是减少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总之,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积极预防和科学治疗,我们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更多人的健康和生命。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对抗脑卒中这一隐形杀手。

詹冀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下一篇ROS1突变肺癌的精准治疗:克唑替尼和恩曲替尼的作用机制
上一篇肝癌患者的饮食多样化:定时定量的科学安排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