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道肿瘤中的一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对胃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技术的进步,围术期管理在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将详细阐述胃癌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性
围术期管理是指围绕手术治疗胃癌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管理措施,涵盖了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三个阶段。良好的围术期管理能够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快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围术期管理的起点,其目的是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确认患者是否适合手术治疗,并为手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术前评估内容包括:
全身状况评估
: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带来的生理压力。
肿瘤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测定,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有无侵犯邻近器官或远处转移。
心理辅导
: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减轻术前焦虑,为手术做好心理准备。
术前准备还包括营养支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血液制品的准备等,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术中管理
术中管理是围术期管理的核心,其目标是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术中并发症。术中管理的要点包括:
麻醉选择
:根据患者状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以保证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手术方式确定
: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和侵犯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根治性胃切除术、胃癌姑息手术等。
出血控制
:术中严格控制出血,减少失血,必要时进行输血。
术中病理检查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有助于判断肿瘤性质和手术切除范围,指导术后治疗。
术中管理还包括对手术团队的协调、手术器械的准备和使用、手术环境的维护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后恢复
术后恢复是围术期管理的收尾阶段,其目标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的措施包括:
疼痛管理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胃肠道功能,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感染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如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手术切口清洁等。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恢复还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伤口护理、心理支持等,以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个体化治疗原则
胃癌围术期管理强调个体化治疗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肿瘤分期等,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综上所述,胃癌围术期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通过全面、细致的围术期管理,可以提高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围术期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为胃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
胡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