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这一全球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每年有数十万人被诊断出患有口腔癌,而吸烟、饮酒和病毒感染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深入探讨其与口腔癌风险的科学关联,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吸烟是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吸烟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3倍。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亚硝胺、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这些物质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引起细胞DNA损伤和基因突变,增加癌变风险。此外,吸烟还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削弱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功能,进一步增加口腔癌的发生风险。一项对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口腔癌发病率的比较研究显示,吸烟者口腔癌的发病率是后者的2.3倍。因此,戒烟对于预防口腔癌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饮酒也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口腔黏膜,导致黏膜慢性炎症和纤维化,为癌变创造条件。同时,酒精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可直接损伤细胞DNA,诱发癌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饮酒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饮酒者。饮酒量越大,风险越高。一项针对饮酒量与口腔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发现,每天饮酒量超过60克的男性,口腔癌风险是非饮酒者的5.8倍。因此,限制饮酒对于预防口腔癌同样重要。
除了吸烟和饮酒,病毒感染也是口腔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与口腔癌发生密切相关的高危型病毒。HPV感染可导致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增加癌变风险。研究表明,HPV感染者患口腔癌的风险是非感染者的2倍以上。一项对HPV感染与口腔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发现,HPV16型感染者的口腔癌风险是非感染者的3.1倍。因此,预防HPV感染对降低口腔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吸烟、饮酒和病毒感染是口腔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降低口腔癌风险,建议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戒烟限酒,避免口腔黏膜长期受到烟草和酒精的刺激和损伤;2)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3)预防HPV感染,接种HPV疫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此外,合理膳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降低口腔癌风险。
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口腔黏膜颜色改变、溃疡不愈、口腔出血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提高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口腔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口腔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吸烟、饮酒和病毒感染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戒烟限酒、保持口腔卫生、预防HPV感染等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口腔癌的发病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口腔健康。同时,提高公众对口腔癌危害的认识,加强口腔癌的早期筛查和防治,对于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无癌世界”的目标而努力。
顾静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十梓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