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作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一种,其危害不容小觑。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难以察觉,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对卵巢癌筛查重要性的认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
卵巢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可能包括腹胀、消化不良、尿频等。这些症状容易与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混淆,仅凭症状难以早期诊断卵巢癌。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部肿块、体重减轻等症状。但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被忽视,导致卵巢癌的诊断延迟。
筛查手段
妇科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和阴道超声,有助于发现卵巢的异常情况。通过妇科检查,可以直观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质地等,对于发现卵巢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液中的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卵巢癌的存在。但需注意,CA-125的特异性有限,一些非恶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也可能导致CA-125升高。因此,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
:包括CT、MRI等,能够发现卵巢的占位性病变,对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侵犯范围等有重要帮助。影像学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的肿瘤信息,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遗传学筛查
: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可以进行BRCA1/2等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相关基因的检测,评估卵巢癌发病风险。对于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卵巢切除,降低卵巢癌发病风险。
高危人群
具有以下特征的女性属于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家族史:有卵巢癌、乳腺癌等妇科肿瘤家族史的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增加。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BRCA1/2基因突变与卵巢癌发病风险显著相关。携带BRCA1/2基因突变的女性,一生中患卵巢癌的风险高达40%~60%。
长期未生育史:未生育或晚育的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内分泌因素:长期月经不规律、使用促排卵药物等,可能增加卵巢癌发病风险。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定期的筛查尤为重要。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尽早发现卵巢癌的蛛丝马迹。
公众认识的重要性
目前,公众对卵巢癌筛查的认识不足,导致许多患者延误诊断和治疗。提高公众对卵巢癌筛查的认识,可以促进早期发现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增强女性对自身健康的关注,鼓励她们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必要的筛查。
加强健康宣教:通过媒体、社区、医院等渠道,广泛宣传卵巢癌的危害、早期症状、筛查手段等,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
倡导定期筛查:鼓励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重视筛查工作。
推广遗传咨询:对于有家族史的女性,建议进行遗传咨询,评估卵巢癌发病风险,制定个体化的筛查和预防方案。
结语
卵巢癌虽然隐匿,但通过科学的筛查手段,我们能够提高早期发现率,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对卵巢癌筛查的认识,守护每一位女性的健康。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卵巢癌筛查,才能让更多女性远离卵巢癌的威胁,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刘杰
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