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肺部的PM2.5:如何引发肺癌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2025-08-31 16:20:49       3974次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由于其粒径小、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携带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对肺部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PM2.5颗粒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与肺泡上皮细胞直接接触。研究表明,PM2.5颗粒物可激活肺泡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等,引发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损伤,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产生大量活性氧(ROS)和活性氮(RNS)。

活性氧和活性氮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可直接损伤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细胞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更重要的是,活性氧和活性氮可引起DNA突变,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从而增加肺癌发生的风险。此外,炎症因子和活性氧还可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等机制,影响基因表达,进一步促进肺癌的发展。

除直接损伤肺组织外,PM2.5颗粒物还可通过全身途径影响肺癌的发生。研究发现,PM2.5颗粒物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损伤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这些全身性疾病可进一步影响肺部健康,促进肺癌的发展。

PM2.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PM2.5颗粒物可进入血液,引起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此外,PM2.5还可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PM2.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值得关注。研究发现,PM2.5颗粒物可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引起神经炎症反应,导致神经元损伤。长期暴露于PM2.5环境中,可增加认知功能下降、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综上所述,PM2.5颗粒物通过引起肺部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加DNA突变风险,从而提高肺癌发病率。同时,PM2.5还可引起心血管和神经系统损伤,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改善生活环境,减少PM2.5接触是预防相关疾病的重要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降低PM2.5暴露风险: 1.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控制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2. 增加绿化,改善空气质量; 3. 雾霾天气避免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 4. 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PM2.5浓度; 5. 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关注空气质量预报,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降低PM2.5污染,保护肺部健康,远离肺癌威胁。同时,减少PM2.5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损伤,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守护蓝天白云,呼吸清新空气,享受健康生活。

张龙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

下一篇高脂血症与健康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的必要性
上一篇肺癌术后患者情绪管理与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