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一员,其在全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列,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直肠癌的高危人群、症状、预防措施等关键信息,旨在提升公众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高危人群
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1.
家族遗传史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尤其是一级亲属中曾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群。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患者的人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3倍; 2.
年龄因素
: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特别是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大,风险也随之增加。60-74岁是结直肠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占总发病率的50%以上; 3.
肠道疾病史
:患有肠道息肉或炎症性肠病的人群,这些疾病可能增加患癌的风险。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而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患癌风险; 4.
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酗酒等不良习惯,均可能提高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高脂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加癌变风险;吸烟和酗酒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风险。
直肠癌的典型症状
直肠癌的典型症状除了大便出血外,还包括: 1.
腹痛
:下腹部持续性隐痛,尤其是在排便时加剧。这可能是由于肿瘤阻塞肠道或侵犯周围神经所致; 2.
排便习惯改变
:便秘、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等排便习惯的改变。肿瘤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排便习惯的改变; 3.
大便性状异常
:大便变细、变扁或带有黏液,这些可能是肿瘤压迫肠道的结果。肿瘤占据肠道空间,使大便通过受阻,引起大便性状的改变; 4.
全身症状
:体重明显下降、贫血、乏力等全身性症状,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所致。肿瘤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机体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预防措施
为有效预防直肠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定期体检
: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等癌前病变。肠镜检查是发现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金标准,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合理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直肠癌风险。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降低癌变风险; 3.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增加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这些都有助于维护肠道健康。吸烟和酗酒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风险;肥胖是结直肠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4.
及时治疗癌前病变
:发现肠道息肉等病变时,应及时进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以降低癌变风险。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及时切除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 5.
补充益生菌
:适量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直肠癌发病风险。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维护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癌变风险; 6.
避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增加直肠癌风险。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可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增加癌变风险,应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直肠癌的危害不容小觑,大便出血作为其重要警示信号,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对于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同时从饮食、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入手,积极预防直肠癌的发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关键。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远离直肠癌的威胁。
崔雯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