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超声诊断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在识别肝脏病变、尤其是肝癌和肝硬化的鉴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详细阐述肝癌与肝硬化在超声检查中的主要鉴别要点,以期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超声特征表现多样。在超声图像上,肝癌常表现为肝内的实性占位,即异常肿块,这些肿块在超声图像上通常显示为低回声区域,与周围正常的肝脏组织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肝癌的边界通常呈现不规则性,这一点与肝硬化的边界有明显区别,后者的边界相对规则。这种不规则性可能提示肿瘤的侵袭性生长和扩散,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诊断线索。
肝硬化,作为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其超声表现特征包括肝脏回声的增粗和体积的缩小。回声增粗意味着肝脏内部回声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表现为粗糙感增强。肝脏体积的缩小则与肝脏组织的纤维化和结节再生有关,这些变化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肝脏整体形态和大小的改变。这些特征是肝硬化的典型超声表现,对于诊断肝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为了更准确地区分肝癌与肝硬化,超声检查需与其他检查结果相结合。血流信号的观察是鉴别的关键手段之一,肝癌通常呈现丰富且紊乱的血流信号,而肝硬化则相对血流信号较少。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也是鉴别肝癌的重要指标,肝癌患者的AFP水平往往显著升高,而肝硬化患者的AFP水平则相对正常或轻微升高。
肝癌和肝硬化的超声鉴别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性占位:肝癌表现为肝内实性占位,而肝硬化通常无明显的实性占位。 2. 回声特点:肝癌显示为低回声区域,边界不规则;肝硬化则表现为回声增粗,边界相对规则。 3. 血流信号:肝癌血流信号丰富且紊乱,而肝硬化血流信号较少。 4. 血清AFP水平:肝癌患者的AFP水平显著升高,肝硬化患者的AFP水平相对正常或轻微升高。
除了超声鉴别要点外,还可以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CT和MRI能够提供更清晰的肝脏结构和病变范围图像,有助于发现超声难以发现的小病灶。此外,肝活检作为确诊肝癌的金标准,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综合运用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可以有效地鉴别肝癌与肝硬化,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不断提高,为肝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支持。作为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肝脏疾病的超声鉴别要点,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林碧泉
海南省人民医院秀英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