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严重健康威胁,其早期检测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探讨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早期检测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HCC每年新发病例超过75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9万例,占所有癌症死亡的9%以上。HCC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仅为10%-15%,主要原因是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检测和干预对改善HC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早期HCC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乏力、体重下降等非特异性症状。一旦症状明显,往往意味着肿瘤已进展至晚期。因此,通过血液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关键。
血液标志物检测主要包括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DCP)。AFP是一种胚胎期产生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成人血清中含量很低。HCC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但AFP升高并非HCC特有,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也可引起AFP升高。因此,AFP对HCC的诊断价值有限,主要用于筛查和监测HCC的复发。DCP是另一种HCC相关标志物,其诊断特异性较高,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以及PET-CT等,它们能够提供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等关键信息,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超声检查因其无创性和低成本的优势,常作为HCC筛查的首选方法。但超声对小肿瘤(直径<2cm)的检出率较低,且易受操作者技术和患者肥胖等因素影响。CT和MRI扫描则因其高分辨率和对肿瘤特征的详细描述而常用于进一步的诊断和分期。CT扫描对肿瘤的检出率高于超声,但对小肿瘤的检出率仍有限。MRI对肿瘤的检出率最高,对肿瘤的侵袭性、包膜完整性等特征的描述也最为详细,是HCC分期的首选方法。PET-CT则因其在评估肿瘤代谢活性和全身转移情况方面的优势而被用于复杂的临床情况。这些影像学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HCC的早期检出率。
一旦HCC被确诊,早期干预措施如手术切除、肝移植和消融治疗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进展,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手术切除是HCC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直径<5cm、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的患者。肝移植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级、无肝外转移的HCC患者。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乙醇注射等,适用于肿瘤直径<3cm、数量较少的患者。此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也为HCC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预防措施同样不可忽视。避免长期饮酒、控制体重、预防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等,都是降低HCC发生率的有效手段。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病患者和有家族史的人群,定期体检和筛查是降低肝癌死亡率的关键。高危人群应每6个月进行1次AFP检测和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联合CT或MRI检查。
综上所述,影像学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早期检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提高公众对HCC早期检测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李永芳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