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作为一种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甲状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多样,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相对较好;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较为罕见,但预后较差。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甲状腺癌的诊疗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手术、放射性碘治疗、外放疗和靶向治疗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
手术治疗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通过切除肿瘤及受累组织,达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手术方式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术、次全甲状腺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侵袭性等因素综合评估决定。对于部分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放射性碘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补充手段。放射性碘治疗通过摄取放射性碘131,释放β射线,破坏甲状腺癌细胞,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外放疗则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生长。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靶向治疗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害,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新药的研发和临床应用,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例如,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和信号传导,延缓肿瘤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则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全程管理,包括定期随访、功能替代治疗等,以监测病情变化和评估治疗效果。对于手术后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和代谢水平。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通过口服甲状腺素片剂来实现,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个体化调整。通过综合治疗和全程管理,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
总之,随着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的不断进展,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全程管理,有望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甲状腺癌的科普宣传和早期筛查,提高公众的防癌意识,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针对高危人群,如存在甲状腺癌家族史、接受过颈部放射治疗、患有某些甲状腺疾病等,应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尽早干预。此外,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等,也有助于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
甲状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密切合作和患者的积极参与。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对抗甲状腺癌这一顽疾,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王志佳
高唐县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