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与骨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的病理基础

2025-09-28 23:41:52       3452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其病理特征是骨髓中异常浆细胞(骨髓瘤细胞)的增殖。这种异常细胞的积累不仅影响正常的免疫和造血功能,而且会导致骨病变和感染风险的增加。本文将详细解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的病理基础。

免疫系统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是导致感染风险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骨髓瘤细胞能够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因子能够抑制正常免疫细胞的功能,尤其是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从而减弱了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此外,骨髓瘤细胞还能直接抑制树突状细胞(DCs)的成熟和功能,进一步削弱了抗原呈递和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是启动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关键细胞,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免疫监视能力下降,增加感染风险。

骨髓功能衰竭 随着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它们会取代正常的造血细胞,导致骨髓功能衰竭。这种骨髓功能衰竭不仅减少了血细胞的产量,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还减少了造血干细胞的数量,使得机体难以有效应对感染。白细胞是机体抵抗感染的主要力量,其减少会导致感染风险增加。此外,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和凝血功能,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

骨质破坏 骨髓瘤细胞对骨质的破坏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的另一个关键因素。骨髓瘤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和骨破坏,形成溶骨性病变。这些病变不仅增加了骨折的风险,还形成了感染的易发区域,因为破坏的骨组织为细菌和其他病原体提供了侵入和繁殖的场所。溶骨性病变容易发生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感染往往难以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

治疗相关免疫抑制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式也可能带来免疫抑制的副作用,增加感染的可能。常用的治疗药物,如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等)和免疫调节剂(如来普唑胺、硼替佐米等),虽然能够抑制骨髓瘤细胞的生长,但也可能导致正常免疫细胞的减少,进一步削弱机体的免疫防御。此外,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也会暂时抑制骨髓功能,使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免疫低下状态,容易发生感染。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风险增加的病理基础涉及免疫系统的抑制、骨髓功能的衰竭、骨质的破坏,以及治疗带来的免疫抑制副作用。了解这些病理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感染风险。临床上应重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感染预防,如接种疫苗、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同时,对感染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也是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相关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的重要措施。通过综合管理,可以改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张策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肾癌的TNM分期:科学预后与治疗指导
上一篇粒子植入治疗:改善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新方法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