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以上。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伤,尤其是对肝肾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
肝肾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承担着解毒、代谢、排泄等多种生理功能。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因此化疗期间肝肾功能的改变会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化疗时药物清除减慢,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可能导致严重的化疗相关并发症。
化疗对肝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肝酶升高、胆汁淤积等,其中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最为常见。肝损伤可能导致化疗药物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增加化疗毒性。此外,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肝损伤还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化疗对肾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其中以急性肾损伤最为常见。肾脏是化疗药物的主要排泄器官,肾损伤可能导致药物蓄积,增加毒性。此外,肾脏还参与血压、电解质平衡等生理功能的调节,肾损伤可能导致高血压、水肿、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为了减轻化疗对肝肾的损害,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应采取以下管理策略:
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和剂量,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明显影响的药物。例如,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择经肝脏代谢较少的药物;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选择经肾脏排泄较少的药物。
监测: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如ALT、AST、血肌酐、尿素氮等,及时发现异常并调整治疗方案。建议在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
保护肝肾功能:使用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异甘草酸镁等,减轻肝损伤;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改善肾功能。这些药物可以帮助保护肝肾功能,减少化疗药物对肝肾的损害。
水化:充分水化有助于化疗药物的排泄,减轻肾损伤。建议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必要时可静脉补液。水化可以促进尿液的生成和排出,有助于化疗药物的排泄,减少肾脏的损害。
饮食调理:低脂、低盐、适量优质蛋白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肾负担。避免高脂、高盐、高蛋白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加重肝肾损伤。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等。
预防感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预防院内感染;必要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感染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加重肝肾损伤,因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合理使用药物: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这些药物可能会加重肝肾损伤,影响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肿瘤分期、化疗方案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肝肾损伤。
总之,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肝肾功能有潜在影响,应采取综合管理策略,减轻化疗相关毒性,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医生、护士和患者应充分沟通,共同参与化疗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的用药、监测、保护肝肾功能、水化、饮食调理、预防感染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对肝肾的损害,提高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宫晓梅
上海市肺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