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这一全球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致癌因子对乳腺上皮细胞的长期影响,导致细胞增殖失控。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以及腋下淋巴结肿大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是患者寻求医疗帮助的起点。然而,仅凭症状判断乳腺癌并不准确,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
针吸活检技术(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NAB)作为一种微创、高效的诊断方法,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该技术通过细针穿刺进入肿块,抽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判断肿块性质。针吸活检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乳腺癌诊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乳腺癌的诊断过程中,针吸活检技术通常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使用。自我检查和专业医生的临床检查能够帮助发现早期的异常变化;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线摄影(钼靶)、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提供肿块的形态学信息;针吸活检技术则提供细胞学层面的确切证据;基因检测能够评估患者遗传风险和肿瘤的分子特征。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乳腺癌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早期发现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针吸活检技术不仅是诊断乳腺癌的关键步骤,也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吸活检技术也在不断优化,以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诊断服务。
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素包括年龄、遗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年龄是乳腺癌发病的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遗传因素在乳腺癌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肥胖、饮酒、未生育或晚育等生活方式因素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和针吸活检等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除了前述的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下淋巴结肿大外,还可能出现乳房皮肤改变、乳头内陷、乳房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对于乳腺肿块的评估,除了针吸活检技术外,还可以采用粗针活检技术,通过获取更多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乳腺癌切除术和乳腺癌根治术。化疗和放疗主要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消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内分泌治疗主要针对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抑制肿瘤生长。靶向治疗主要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阻断HER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综合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总之,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针吸活检技术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乳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风险因素和分子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精准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于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赵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