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大约85%。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RET基因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发生率约为1%至2%。RET基因(Rearranged during Transfection)是一种原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为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等重要生理过程。
RET基因异常与肿瘤细胞增殖
RET基因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功能失常,打破了细胞内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从而使肿瘤细胞得以快速增殖。这种基因突变影响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导致细胞周期失去控制,细胞分化异常,进而促进肿瘤形成和发展。研究表明,RET基因突变与多种肿瘤类型相关,包括甲状腺癌、胃癌和肺癌等。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ET基因突变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生:一是基因融合,二是点突变。基因融合是指RET基因与其他基因发生重排,形成新的融合蛋白,具有持续激活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点突变则是指RET基因编码区发生单个碱基的改变,导致蛋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应对策略
针对RET基因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目前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靶向治疗
:针对RET基因突变的特定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突变蛋白的活性,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这种治疗方式具有高度选择性,副作用相对较小。近年来,已有多个针对RET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获批上市,如塞尔帕替尼(Selpercatinib)和普拉替尼(Pralsetinib)等。这些药物通过特异性抑制RET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生长。临床研究显示,这些药物在R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某些R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免疫治疗的主要机制包括:阻断免疫检查点通路(如PD-1/PD-L1通路),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或通过CAR-T细胞疗法,将患者的T细胞在体外改造后回输体内,使其能够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R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有望为这部分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化疗
:作为传统的癌症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可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但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伤害。对于R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常作为一线或二线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等)、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等。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耐受性、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心理干预和支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负担。心理支持的方式包括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参加癌症患者互助小组、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等方式,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支持,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管理
:改善生活环境,减少可能的致癌因素,如戒烟、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对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和提高治疗效果都有积极作用。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戒烟是最重要的环境管理措施之一。研究表明,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肺癌的复发风险,提高生存率。此外,患者还应避免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等),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如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苯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以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
结语
RET基因异常是非小细胞肺癌发生中的一个重要分子机制,针对这一机制的治疗手段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管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随着对RET基因异常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治疗选择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肺癌的预防工作,通过戒烟、减少职业暴露、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等措施,降低肺癌的发生率。只有从源头上控制肺癌的发生,才能真正实现对这一疾病的有效防控。
洪成雨
辽宁省肿瘤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