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对于具有家族史和慢性胃病的患者而言,胃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为这些高风险群体提供一份详尽的胃癌筛查指南,以帮助提高早期发现率和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一、胃癌筛查的必要性
胃癌的早期症状较为隐蔽,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早期胃癌筛查对于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内窥镜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胃癌的早期发现率。
二、筛查对象
建议以下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1. 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者; 2.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病的患者; 3.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腌制食品摄入过多者; 4. 长期吸烟、酗酒者; 5.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三、筛查方法
内窥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色泽变化,发现可疑病变,并进行活检以确诊。建议高风险人群每2-3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
生物标志物检测
:血清胃蛋白酶原I和II的比值(PG I/II)、血清胃泌素17(G-17)等生物标志物检测,可以作为胃癌筛查的辅助手段。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与胃癌风险增加相关。
四、筛查流程
初步评估:结合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病史等信息,评估胃癌风险;
生物标志物检测: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血清学检测,初步筛选可疑患者;
内窥镜检查:对生物标志物检测异常或有临床症状的患者进行内窥镜检查,明确诊断。
五、预防措施
健康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腌制食品的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胃癌风险;
幽门螺杆菌根除: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进行根除治疗,可以降低胃癌风险。
六、胃癌的早期症状
虽然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一些细微的变化仍需引起注意,如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七、胃癌的分期和治疗
胃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较好;而中晚期胃癌则需要综合治疗,预后相对较差。
总之,对于具有家族史和慢性胃病的患者,定期进行胃癌筛查是预防胃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通过内窥镜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胃癌,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改善生活习惯,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是降低胃癌风险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指南能为高风险人群的胃癌筛查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远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越秀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