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血脂异常扮演着关键角色。本文将深入探讨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科学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管理。
血脂异常,通常指的是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肪含量异常升高,这些异常的血脂水平是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指动脉壁内沉积脂质、纤维组织等物质,形成斑块,导致动脉壁增厚、硬化,最终可能引发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到血液流向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胆固醇的沉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被认为是“坏胆固醇”,它容易沉积在动脉壁上,形成斑块,导致动脉粥样硬化。LDL-C的氧化修饰形式更易被动脉壁内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早期表现。
炎症反应
:血脂异常可引发动脉壁的炎症反应,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发展。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吸引更多炎症细胞进入动脉壁,形成恶性循环。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异常血脂水平损伤血管内皮,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如舒张和收缩,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内皮功能障碍导致血管舒张功能下降,血压升高,进一步损伤血管壁。
血栓形成
:血脂异常可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增加心梗和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动脉血栓形成。
鉴于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系,预防和管理血脂异常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健康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例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和鱼类,少吃红肉、加工肉类、高脂肪奶制品等。
规律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HDL-C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可将胆固醇从动脉壁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戒烟限酒
:烟草和过量饮酒均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脂异常的风险。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适量饮酒(如每天1-2杯红酒)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过量饮酒则有害无益。
定期体检
:定期检测血脂水平,及时发现并干预血脂异常。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一次血脂,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更频繁的检测。
药物治疗
:对于高风险人群,可能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等来降低胆固醇水平。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药物副作用。
综上所述,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无声杀手,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医疗干预,我们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我们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血脂健康,预防ASCVD,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
陶乐维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