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本文将详细解析胃癌治疗的新进展,从切除到消化道重建的全过程。
胃癌根治术的核心目标在于彻底切除原发肿瘤,并清除可能受到癌细胞侵犯的淋巴结,以减少复发风险。这一过程不仅要求精准的切除技术,还涉及到消化道的重建,以保障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手术方式的选择依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分期以及患者的整体状况而定,包括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和远端胃切除术等。全胃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范围较广或侵及全胃的情况,近端胃切除术适用于贲门部肿瘤,远端胃切除术适用于胃体下部及胃窦部肿瘤。
对于早期胃癌患者,内镜下切除术提供了一种微创治疗手段。这种手术通过内镜技术,直接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内镜下切除术包括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然而,对于中晚期胃癌患者,仅靠手术切除往往难以达到根治效果,因此常需辅以化疗或放疗。化疗能够针对全身范围内的癌细胞,抑制其生长和扩散;放疗则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
在手术切除肿瘤后,消化道的重建成为恢复患者正常饮食功能的关键。重建手术需考虑多种因素,如切除范围、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并发症风险等。常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包括Roux-en-Y吻合术和双通道重建术等。Roux-en-Y吻合术通过将小肠与食管或胃残端吻合,重建消化道连续性,同时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双通道重建术则通过建立两个独立的消化道通道,分别用于食物的摄入和胆汁、胰液的排放,以保护患者的营养吸收功能,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除了传统的开放手术,近年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微创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需要术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
此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胃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关键信号通路,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免疫治疗则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具有疗效持久、副作用相对较小的特点。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胃癌的治疗已从单一的手术切除,发展到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并重视术后消化道功能的重建。这不仅提高了胃癌患者的生存率,也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显著改善。未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技术的应用,胃癌治疗将更加精准、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胃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工作,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李丹丹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