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胃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五,死亡率排名第二,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中医理论认为,胃癌的预防与治疗不仅涉及病理层面的治疗,更应从整体出发,注重脾胃的养护,以达到调和阴阳、增强正气的目的。本文将详细阐述中医在胃癌防治中倡导的脾胃养护之道。
首先,中医学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健康的维持离不开脾胃的正常功能。胃癌的发生与脾胃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正气虚弱,从而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调和脾胃,保持其正常功能。
饮食均衡:中医认为饮食是影响脾胃健康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养护脾胃,避免因饮食不当导致的脾胃损伤。建议摄入新鲜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同时减少高脂、高糖、油炸和腌制食品的摄入。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降低胃癌风险。而高脂、高糖、油炸和腌制食品则会增加脾胃负担,损伤脾胃,诱发胃癌。
情绪管理:中医理论中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均可影响脾胃功能。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会导致肝气郁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冥想、瑜伽、听音乐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起居规律:中医认为,起居有常是养生的关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脾胃的调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避免熬夜。
健脾和胃:通过食疗或药膳,可以健脾和胃,增强脾胃功能。常用的食材包括山药、茯苓、白术等,它们不仅能够健脾,还能提高机体的正气,降低胃癌风险。山药具有补脾益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等症状。茯苓具有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可用于脾虚泄泻、水肿、失眠等症状。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脾虚泄泻、水肿、痰饮等症状。将这些食材与粳米一同煮粥,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适度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预防便秘,降低胃癌风险。同时,运动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精神压力,对预防胃癌具有积极作用。
定期体检: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如长期胃炎、胃溃疡患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等体检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提高治愈率。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30%。因此,定期体检对于胃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在胃癌防治中倡导的脾胃养护之道,不仅关注病理层面的治疗,更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和整体健康的维护。通过均衡饮食、情绪管理、规律起居、健脾和胃、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风险,维护健康。中医的脾胃养护之道,为胃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李宏亮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海南路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