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这一恶性肿瘤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中国尤为突出。据统计,我国肝癌新发病例占全球的45.3%,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恶性肿瘤前茅。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肝癌风险,对于保障人民健康至关重要。
一、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80%的肝癌患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乙肝病毒通过血液、母婴、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因此,从婴儿期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降低肝癌风险。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1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第二、三剂。
二、合理饮食
饮食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高脂、高糖、高盐、油炸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增加肝脏负担,诱发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进而增加肝癌的风险。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利于肝脏解毒和代谢。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有害物质,长期摄入对肝脏有潜在危害。
三、适量饮酒
长期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增加肝癌风险。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大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细胞损伤、脂肪变性、炎症坏死,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建议控制饮酒量,成年男性每天不超过25克纯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纯酒精。孕妇、未成年人、肝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严格戒酒,以降低肝癌风险。
四、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肝癌。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进而增加肝癌风险。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维持健康体重,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4.9的适宜范围内。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癌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五、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多种疾病风险。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预防肥胖相关疾病。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肝癌风险。
六、提高早期症状认识与定期体检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常见症状包括乏力、消瘦、上腹痛、黄疸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明确诊断。同时,定期进行肝脏B超、甲胎蛋白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高危人群,如有慢性肝病史、家族史等,更应提高警惕,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总之,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合理饮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体重和适量运动等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风险。同时,提高对肝癌早期症状的认识,定期进行体检,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高生存率。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做起,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肝癌威胁,拥抱健康人生。
肖集文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