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从成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如何科学防治肝癌,提升公众认知,以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一、肝癌成因
肝癌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慢性肝炎病毒感染(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长期酗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长期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和遗传因素等。了解这些成因有助于识别高危人群,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全球约有30%至50%的肝癌与这两种病毒感染有关。长期酗酒会导致肝脏损伤和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的风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已成为肝癌的重要诱因之一。
二、肝癌症状
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体重减轻、黄疸和腹水等。由于症状不典型,许多肝癌病例在确诊时已经进入晚期,因此提高警觉性和早期识别症状至关重要。此外,肝癌还可能引起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三、肝癌诊断
肝癌的诊断依赖于多种检查手段,包括血液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水平)、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以及生物组织活检等。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常用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较低,需要与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经济、方便等优点,但对小肝癌的检出率较低。CT和MRI检查对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尤其适用于超声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情况。生物组织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局限性。综合运用这些诊断工具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四、肝癌治疗
肝癌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早期肝癌和部分局部进展期肝癌。肝移植适用于部分晚期肝癌患者,尤其是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局部消融治疗,如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适用于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主要用于晚期肝癌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肝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综合决定。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为肝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五、肝癌预防
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病因控制和高危人群的筛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控制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风险。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和肝癌的最有效手段,全球已有超过3亿儿童接种乙肝疫苗。丙型肝炎病毒的筛查和治疗也有助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戒酒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对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等,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六、提升公众认知
提升公众对肝癌的认知是降低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通过健康教育、媒体宣传和社区活动等方式,增强公众对肝癌成因、症状和预防措施的了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肝癌。政府、医疗机构、媒体等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开展多种形式的肝癌防治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此外,加强肝癌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总之,肝癌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研究、健康教育和政策支持等多维度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抗击肝癌这一健康“杀手”,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花永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