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固醇血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在众多血脂异常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被称作“坏胆固醇”,其水平的持续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024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为这一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本文将对这些指导意见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指南强调降低LDL-C水平是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的首要任务。这是因为LDL-C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增长,增加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控制LDL-C在安全范围内,对于预防和治疗ASCVD至关重要。LDL-C在动脉壁内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可能破裂,引发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降低LDL-C水平可以减少斑块的形成,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其次,指南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考虑到中国人群的遗传背景和生活方式,指南推荐了个体化的血脂管理方案,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健康饮食、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和戒烟戒酒,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健康饮食应以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食物为主,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油炸食品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有助于清除LDL-C,降低心血管风险。控制体重可以减少肥胖对心血管的不良影响。戒烟戒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在药物治疗方面,指南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LDL-C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从而降低LDL-C水平。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或LDL-C水平仍然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其他降脂药物,如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依折麦布可以抑制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降低LDL-C水平。PCSK9抑制剂可以减少LDL受体的降解,增加LDL-C的清除,降低LDL-C水平。
此外,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已经患有ASCVD的患者,或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指南建议采取更为严格的LDL-C控制目标。对于这些患者,指南推荐LDL-C水平的降低目标更加严格,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例如,对于已经患有ASCVD的患者,建议将LDL-C水平降低至1.8mmol/L以下。对于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也建议将LDL-C水平控制在较低水平,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总之,2024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为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策略。通过降低LDL-C水平,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控制高胆固醇血症,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的LDL-C水平、心血管风险因素和耐受性,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和药物治疗,大部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都可以将LDL-C水平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董永达
泉州第一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