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范围内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卒中(中风)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卒中患者预防管理的核心在于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并采用有效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水平的一线药物,已被广泛证实对卒中患者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从而降低卒中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内脂质、炎症细胞和结缔组织的堆积过程,这些斑块可能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引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疾病。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LDL-C,还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对心血管健康有积极影响。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除了降低LDL-C,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和稳定斑块的作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斑块的不稳定性,降低破裂风险,从而减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除了药物治疗,卒中患者的预防管理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戒烟和限酒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低盐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低脂饮食有助于控制血脂水平,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健康,而戒烟和限酒则可以减少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也是卒中预防的关键。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科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疾病进展。专科复查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最后,肢体和认知康复训练对于卒中患者同样重要。卒中后,许多患者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和认知障碍。通过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卒中的复发风险。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职业治疗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卒中预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需要综合管理,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定期监测,以及康复训练,共同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卒中预防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康复训练,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卒中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负担。
为了进一步降低卒中的风险,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健康的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管理压力: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学会管理压力,如进行冥想、瑜伽等放松技巧,有助于降低卒中风险。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定期筛查:对于有卒中高风险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遵医嘱用药: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糖药等药物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卒中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康复训练等措施,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共同对抗卒中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兑宏志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