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一种起源于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癌症的发病原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根据细胞形态学特点,甲状腺癌可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较为常见,预后较好,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较为罕见,但预后较差。
甲状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颈部肿块、声音嘶哑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然而,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至关重要。颈部肿块可能是患者自己或医生在体检时发现的第一个信号。声音嘶哑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喉返神经所致,颈部淋巴结肿大则可能是癌细胞转移的迹象。
在诊断甲状腺癌时,超声检查是初步评估的重要手段。超声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并评估其性质,显示结节的大小、形状、边界等特征,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线索。细针穿刺活检是进一步确诊的关键步骤,通过取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恶性。此外,血液检查、核素扫描等辅助检查也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血液检查可以检测甲状腺功能和血清甲状腺癌标志物水平,核素扫描可以评估甲状腺组织的功能和结构。
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包括全甲状腺切除和部分切除,旨在彻底移除肿瘤组织。手术的类型和范围取决于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对于部分高危患者,术后还需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病灶,降低复发风险。
放射性碘治疗的科学原理基于甲状腺组织对碘的高度摄取能力。放射性碘(如碘-131)被甲状腺癌细胞摄取后,通过其放射性衰变释放的β射线对癌细胞产生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治疗前需进行低碘饮食,以增加甲状腺组织对放射性碘的摄取。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发生率,常见副作用包括口干、味觉改变、恶心等,通常为暂时性且可逆。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血清甲状腺癌标志物水平,评估疗效和病情变化。随访还包括颈部超声、核素扫描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对于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如再次手术、放疗或靶向治疗等。
总之,甲状腺癌的预防和早诊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对于确诊患者,手术和放射性碘治疗的综合应用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随访,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愈率和预后。此外,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不可或缺,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暴露于辐射等。通过综合防治,我们可以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钱超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